• 32阅读
  • 0回复

为了“爱智慧”事业——记中国人民大学苗力田教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06
第11版(教育)
专栏:学苑秀木

  为了“爱智慧”事业
——记中国人民大学苗力田教授
李梦超
希腊古典哲学巨著《亚里士多德全集》中文本最后一卷于1995年10月底脱稿付梓时,这项规模浩大的“爱智慧”工程的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苗力田教授已届79岁高龄。为将这部经典名著由古希腊语翻译成现代汉语,苗力田奋力拚搏了整整10个春秋。
翻译出版《亚里士多德全集》,被国际学术界视为一个国家文化建设水平的标志。《全集》英、法、德、日文本业已刊行多年。我国学者翻译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早年已经开始,但直到80年代中期仍限于少数篇章和零散资料,尚无完整的《亚里士多德全集》中文本。
苗力田及同辈学者常常以此为憾:“新中国成立这么多年了,我们连《亚里士多德全集》都没有翻译过来,岂不愧对后人!”
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成立,苗力田由北京大学调来执教。虽然没有机会做古希腊哲学专业研究,但他对古希腊语的复习却须臾不敢懈怠。即使在“文革”他被下放到江西余江劳动期间,无论是下田还是看菜,他总是把一部30年代出版的古希腊语词典时时带在身边。
苗力田于1983年开始招收古希腊哲学研究生。他请远在荷兰来顿大学的老同学寄来1979年新版古希腊语教科书,首先为研究生讲古希腊语课程。待学生的古希腊语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师生们便共同编译并出版了《古希腊哲学》,这部书多次被评为优秀高校文科教材。这次练兵使苗力田感到:翻译出版《亚里士多德全集》的时机日渐成熟。作为一位老教师,苗力田另有一番良苦用心:“通过翻译《亚里士多德全集》,推动我国对古希腊哲学的研究,也为国家培养一批古希腊语高级人才。”1985年,《亚里士多德全集》翻译列为哲学社会科学“七五”期间国家重点课题。苗力田主持的编译组中,3名博士、4名硕士都是他的学生。
艰苦的工作开始了。苗力田说:“一种翻译就是一种解释。当时哲学还处于幼年时期,不仅要艰难地探索令人困惑的问题,而且同样要艰难地探索各种表述方式,把握原著最朴素的意义。”他将《亚里士多德全集》贝克尔标准本中的47种著作及后来发现的残篇分为10卷,根据著作本身的重要程度和出版界关于首先出版前三卷的规定,确定了各卷的编译出版顺序和编译人员的分工,自己亲手翻译《形而上学》、《尼各马科伦理学》等重要篇章,撰写序言和分卷后记。别人的译稿,全部经苗力田审校与核对。后来,大家翻译的熟练程度提高了,译文逐渐趋于统一,他仍然坚持认真审校。编译组的成员毕业后分散在不同省市,苗力田担负起协调和联络工作,使整个翻译工作井然有序。
《亚里士多德全集》标准本编定后发现的《雅典政治》、其它残篇及《全集》索引等被收入第10卷。这是全部翻译工作的最后工程。
苗力田教授的工作受到国内国外学术界的热切关注。《亚里士多德全集》第1卷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很快就获得了国家教委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1989年苗力田教授出席在意大利佩鲁吉亚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柏拉图学术讨论会。听说他在翻译《亚里士多德全集》,许多外国学者都表示了欣慰与敬佩之情。
编译完成《亚里士多德全集》中文本之后,苗力田教授依然心高志远。他说:“诗无达诂,文无通训。本书的完成只是一个开端,希望它不是《亚里士多德全集》的汉语最终译作。也希望在中华民族开拓自己的文化前途中它能提供某种借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