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创立操作法赢来“六连冠”——记武钢第一炼钢厂工人邬洪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07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

  创立操作法赢来“六连冠”
——记武钢第一炼钢厂工人邬洪胜
邬洪胜是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一炼钢厂铸锭车间的铸钢工人。15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提高产品质量,他努力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不断摸索和总结先进操作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1990年1月至1995年12月,累计浇钢45.98万吨,钢锭合格率达到99.46%,增创效益180余万元,连续6年夺得同工种质量指标第一名,创全国同行业浇铸先进水平。
1981年,邬洪胜18岁那年顶替父亲的职业来到了武钢,当了一名铸钢工人。
1983年10月的一天,邬洪胜所在小组的铸钢工有事请假,工长决定当时还是助手的邬洪胜顶岗作业。没想到由于缺乏经验,小邬使盛钢罐中的一吨多钢水变成了废品。望着被倒掉的钢水,他的心被刺痛了。从此,他开始了刻苦学习。他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钱买来中学课本和许多专业书籍,每天下班后就捧着比钢钎还“沉重”的书本向师傅请教,向身边的工友求教,甚至向熟识的中学生讨教。在家里学习时,他更像着了魔似的,吃饭时边吃边看,有时一顿饭吃完了却忘了夹一口菜;上厕所时,也不忘手拿书本,边看边记,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就是凭着这种毅力,他重新啃完了从初中到高中的全部课本,读完了《炼钢原理》、《钢锭的浇铸及其质量》等专业书籍,写下了十余万字的读书笔记。
1985年,邬洪胜被破格由一助手提升为铸钢工,从上岗的那天起,他的工作服口袋里就多了一支笔和一个小本子,记录每罐钢的浇铸情况,什么钢种、铸温、铸速、铸时等等,他都天天记,累计记下了厚厚的18本,足足有20万字。
为了掌握过硬的铸钢本领,干活的时候邬洪胜从不分份内份外,只要有利于提高钢锭质量的事,他总是争着、抢着去干。按作业程序,观察与估算钢水量由罐志工负责。然而每次出钢,邬洪胜都要亲自了解盛钢罐的使用情况,还要登上离地面20多米高的走台观察钢水,估算钢水量。
在铸锭车间组织铸钢工开展质量竞赛中,1990年邬洪胜一举夺魁,被公司命名为“质量标兵”。1991年又第二次夺冠,并在公司职工技术运动会上摘取了“铸钢状元”的桂冠。紧接着是“三连冠”、“四连冠”……
1994年,他主动向厂里承担了《半镇静钢浇铸过程中空洞和结疤废品的控制》这一课题研究项目,经过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的攻关,终于在一次半镇静钢浇铸后的信息反馈中,获得了废品比上次减少一半的喜讯,为操作法的顺利出台打下了基础。同时,他还主动与其他铸钢工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切磋和交流,反复征求他们的意见,并和大家一起到现场进行试验和论证。最后,在领导的支持和工友们的配合下,他推出了目前已在武钢铸锭工序中得到广泛推广的“54521”操作法。
十几年来,邬洪胜先后20次荣立三等功并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