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在生命禁区实现人生价值——记青海省电信传输局线务员黄益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07
第11版(职工天地)
专栏:

  在生命禁区实现人生价值
——记青海省电信传输局线务员黄益朝
黄益朝,是青海省电信传输局果洛线务站的一名普通线务员。他的工作是维护长途通信线路,让各民族同胞能随时顺利地接打电话。
黄益朝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是在河源地区的玛多、野牛沟、昌麻河等地维护线路。这些地区的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特别是在海拔4863米的野牛沟,黄益朝曾经整整工作了8年。
黄益朝参加工作时刚18岁。从江苏老家来到高原上的果洛。4000多米海拔的巨大反差,使他一下子就强烈地感受到了生命禁区的厉害。这里年平均气温还不到零摄氏度,一年中无霜期只有16天,长冬无夏。肆虐的恶风从每年10月一直刮到来年5月。在他工作过的这些地方,看不到树,吃不到瓜果蔬菜,连饮用水都很困难。更让人适应不了的是严重的高山反映。刚到果洛的那些日子里,他头疼欲裂,心跳加速,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尤其胸闷得厉害。为了生存,他学会了用手拌酥油炒面,吃带血的手抓羊肉;学会了用藏语与藏族同胞交谈;学会了天冷天热都裹着一件厚厚的皮大衣以抵御强紫外线的照射,尽管他的脸已被紫外线烤成了酱紫色。他努力使自己脱胎换骨成为一名当地的汉子。
日子久了,比起生存的艰难更难挨的是那份孤寂。冬天道班放假,人都走了,只剩他们一两个维护线务员,日子真难打发。他们白天与电杆作伴,晚上数天上的星星,真想对着戈壁滩吼上几声。
作为维护线务员,要保证线路畅通,要对维护的每一根电杆都了如指掌,要随时清理牧羊人顺手扔到电线上的废铁丝和其它杂物,随时更换被打破的每一只隔电子瓷瓶。高原上没有树,要及时拆除老鹰在电线杆上搭的窝;冰雪多的地段,每年一化冻,电杆就会被顶上去几十厘米,必须一根根挖开重新栽下去。这一切,哪一点做不好都会使线路发生故障,使电话中断,影响信息的传递,更何况在空手走路都要气喘的生命禁区里干这些活,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981年黄益朝从野牛沟调到玛多,接管往花石峡方向去的650根电杆。线路远离公路,骑摩托车往返一趟要跑110公里的路。这条线路早过了大修年限,电杆大多是易腐朽的“青海松”素材杆,杆根大多腐烂了。一次巡回检查,山顶上一根电杆歪了,他过去轻轻一扶,杆子就倒了,还放了“排子枪”,一连跟着倒了6棵电杆。这种情况如果不赶紧采取措施,线路就会出大问题。于是他下决心给线路动一次“大手术”———截栽。即把腐朽的电杆整个挖出来,锯掉腐朽部分,刷上防腐油,加上一根帮桩,再重新栽下去。黄益朝请了一位同伴,带上一顶“小马蹄”帐房,把吃住都搬到了线路上。当时正值六七月份,经常有风暴夹着冰雹侵袭。要是正碰上在杆上作业,猝不及防,只能让雹子劈头盖脸砸个够;遇到骤降的“六月雪”,雪粒顽强地粘附在电杆上,使杆身顿时变粗,连下杆都很困难;到了晚上,寒风嗖嗖,沙石吹打在单薄的帐房上使人难以入睡。他们整整干了70多天,把650棵电杆挨个摸了一遍,整治了一遍,截栽了60多棵电杆,使线路完好率达到了93%以上。上级来检查,说线路好像换了个模样。
这些年来,他就靠着多巡回、勤检修、讲实干、有隐患及时排除、把工作做在前面,在生命禁区里创造出了所维护的线路连续151个月无障碍的纪录。
黄益朝出名了,各种荣誉接踵而至,从省劳模到全国邮电特等劳模,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到全国劳模。面对这一切,面对邮电大发展的新形势,黄益朝还是那句话:只要工作需要,我这辈子就交给了这生命禁区里的通信线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