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他关注着地球的未来——原航空航天部部长林宗棠卸任以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10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他关注着地球的未来
——原航空航天部部长林宗棠卸任以后
本报记者张羽
早就听说原航空航天部部长林宗棠是位学者型的实干家。他解放前夕毕业于清华大学,1962年,以沈鸿(我国机械工业元老)为总设计师,他为副总设计师,成功地设计制造出我国第一台12000吨水压机。两年后的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两件当时轰动国内外的大事,曾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全中国人民的士气。1988年,他担任航空航天部部长。在他的积极组织倡导下,全部上下奋战18个月,一举研制成功了我国最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火箭”,使火箭的运载能力由原来的2.8吨增加至9.2吨,我国的航天技术由此迅速走向世界,成功地占领了国际市场。
1993年春,66岁的老部长卸任后不久,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担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搞了大半辈子工业、成就卓著的老部长从一个驾轻就熟的领域,改行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他在想什么?做什么?改行两年多了,他对我国原本并不乐观的环境状况有何新的设想?为此,我拨通了他的电话。
春节刚过,我顶着寒风如约按响了老部长家的门铃。慈祥、温文尔雅的部长夫人将我领进了客厅。踏进门来,仿佛进入了一个小小的绿色植物园。这里鸟语花香、春意盎然,和室外寒风凛冽、万物萧索的隆冬景象恰好形成鲜明的反差。冬日的阳光下几株盛开的水仙花散发着清香,绿萝、棕竹、君子兰叶片挺拔油亮,充满生机,顽皮的虎皮鹦鹉“喳喳”叫个不停。我不禁暗自感叹:只有对大自然、对动植物充满热爱的人,才可能成为环保事业的忠实维护者和积极倡导者。眼前的绿色告诉我:老部长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他的环保新领域。
不一会儿,林宗棠健步走进客厅。他尽管头发已经花白,但精神矍铄,腰背挺直,丝毫看不出已是年近七旬的老人。他热情地将我径直领进一间书房,一边熟练地开始操作计算机,一边对我说:“我退下来后,计划要做三件事:第一,改行从事一件新的工作,环保工作;第二,学会使用计算机,因为下个世纪将是一个全新的信息世纪;第三,力争学好英文。”他接着介绍说:“我把这三件事情结合起来做,利用多媒体技术搞了这套环境保护演示片,力求把环保工作的内容通过生动、活泼,又有说服力的形式表现出来……。”说话间,计算机屏幕上已显示出《中国环境》四个醒目的大字,优美动听的轻音乐旋律随之缓缓奏起。老部长停下手来,说:“好,现在我们先来看这部片子。”随着宇航员在太空遨游时拍下的环绕大气层的蓝色星球画面的映出,传来了解说员充满深情的画外音:“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家园……”这声音亲切、浑厚、富有感染力,细听起来,略带些许“南腔北调”。我猛然意识到片子的解说员竟是身边的老部长,我不由肃然起敬,问道:“这片子是您亲自解说的吗?”他哈哈大笑,自谦地说:“我普通话讲得不好。如果请赵忠祥来解说,效果就会好得多!”原来这部演示片从构思、画面、音乐选材、解说词以及后期制作,全部出自老部长之手,真可谓“自编、自导、自演”的佳作!
演示片共分五大部分:当代全球环境问题、中国环境形势估量、中国环境保护战略目标、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以及中国环境保护对策。全片力求系统地阐述关系整个人类以及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这一重大战略问题。值得重书一笔的是,这部片子用经济分析的手段,从宏观上提出了切实解决我国环境状况继续恶化的有力对策。
片中谈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始终把保护环境列为基本国策。但为什么环境状况却继续恶化呢?根本原因在于环保基本国策的贯彻没有得到宏观调控的保证,国家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计划、财政预算、信贷政策以及经济运作等方面没有采取相应的强有力措施。片中指出,“七五”以来,我国污染治理投入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0.7—0.8%,这与发达国家2—4%相比差距甚大。国际研究表明,当这个比例达到1—1.5%时,可以基本控制环境污染;达到2—3%时,方可逐步改善环境。那末,如何从宏观上加强调控,使我国污染治理投入比例由目前的0.7—0.8%逐年提高到1.5—2%呢?老部长算了这样一笔帐:到本世纪末,只要每年将我国经济增长率减慢0.04—0.08%(即从现在的9%降为8.92%,这种负面效应可以说微不足道),就能保证污染治理投入每年以0.1%的比例递增,到下世纪初叶达到1.5—2%,从而实现我国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同时促进经济更加健康、持续地发展。据说,中央领导同志在观看演示片后,对这一建议表示肯定,认为这一观点“很有说服力”,“纠正了过去那种认为增加环保投入势必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的错觉”。
如今这部《中国环境》计算机演示片已经播放了50余场。老部长每次出差,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忘随身携带笔记本式电脑和一部投影仪。在他的观众里,有各部委、各省市以及环境主管部门的领导干部,有专家学者和大学生。少至1人,多至200人,老部长总是不辞辛苦、热情详尽地一一演播、讲解。他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演示这部片子,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特别是提高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只要全民族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提高了,从宏观调控上真正重视起来,我们就一定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供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
当采访结束的时候,我去老部长家的卫生间,发现厕所水箱坏了,正不知如何是好,见马桶旁边的一个大红塑料桶里盛满了水,水面漂着一个小盆,于是我用盆舀水冲洗了马桶。部长夫人知道后笑着告诉我:“水箱并没有坏,是宗棠把截门关掉了。”原来自从老部长改行从事环保工作,了解到北京乃至全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状况后,要求全家人节约用水。他说:“冲一次马桶,大约要冲走15升水,实在太可惜了!”于是关掉了截门,让家人把每次漂洗衣服的水贮进塑料桶,二次使用。事情不大,但听后令我感触颇深,不觉一股敬意从心底油然生起。
临别时,老部长夫人热情地向我发出再次邀请:“宗棠正在做一部题为《中国资源》的新片,完成后欢迎你来家里看。”(附图片)
林宗棠正在演示《中国环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