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自求生存自我发展郴州工业学校坚持联合办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10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自求生存自我发展
郴州工业学校坚持联合办学
本报讯在湖南南大门郴州,矗立着一所美丽、新型的工业学校。十年来,这所当初仅有借用的几间旧厂房和地方财政拨给的5万元开办费的学校,现在已拥有校舍面积2.8万平方米,教职工160余人,在校学生2000余人,固定资产原值已达2500万元。在1993年全国中专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该校的办学路子受到赞许。1995年该校自我发展的事迹参加了“全国社会事业发展成就展”。
在几乎白手起家的情况下,学校为什么能如此迅速地发展?校长段孟武说,这靠的是改革传统模式,面向市场办学,走自求生存,自我发展之路。
学校面向市场,与市内33家厂矿企业建立了联合办学委员会,在湖南省率先实行“政府统筹,校企联办”新体制。37个校企联办单位为学校提供办班和生产、毕业实习场所,25个校企联办单位为学校捐赠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免收实习费共计51.5万元。与省内一些县市重点职业高中以及广东乐昌职业高中实行校校联办,使教育资源得到互补和共享,促进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整体提高。坚持开放性办学,不仅面向全省各地、市招生,而且走出省门,面向广东、广西和江西招生。这样,既增加学校收入800万元,又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和合作办学的领域。该校在办学中很注意根据人才市场和联办厂矿企业的需要来开设和调整专业,使所设专业具有适应性、灵活性和超前性,使专业设置与市场“接轨”。学校刚开办的第一年,就开设了水泥工艺专业,培养的毕业生“适销对路”,该专业毕业生杨克林分配到一乡镇水泥厂工作,先后担任了该水泥厂厂长、主管乡镇企业的副镇长,由他主持生产的产品被评为部优产品。(杨清林方健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