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扫厕所的大学生父亲在信中勉励儿子说:一个人只有立德才能立身,只有勤劳才能养口,立德加勤劳才能永远立于人生的不败之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14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扫厕所的大学生
父亲在信中勉励儿子说:一个人只有立德才能立身,只有勤劳才能养口,立德加勤劳才能永远立于人生的不败之地。
大连理工大学校报最近一期转载了《郑州晚报》上的一篇文章《上大学的儿子冲厕所》,在全校产生了较大反响。年近八旬的原校党委书记周明同志高兴地说:这样的学生会成材!
文章的作者是这所大学化工学院9506班李祥华的父亲。去年,李祥华作为河南省滑县高中的佼佼者,考入了全国重点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李祥华清楚地知道:爸爸在县里进修学校当教师,工资较低;为了供他和妹妹上学,母亲没日没夜地为人缝制衣服。他想:要争取用劳动来减轻父母的负担。正好,学校在上学期开学不久就为贫困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勤工助学的机会。李祥华首先报名,承包了没人愿干而报酬较高的寝室楼一间厕所的冲洗工作。从此,他每天早晨把厕所冲三遍、拖三遍,清扫得干干净净。李祥华及时把这一情况写信告诉了父母。爸爸在回信中勉励说:“一个人只有立德才能立身,只有勤劳才能养口,立德加勤劳才能永远立于人生的不败之地。处处事事依靠别人(包括自己的父母)的人是没有出息的。”后来,他又给《郑州晚报》写了那篇文章。
看到李祥华在清扫厕所等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自立自强精神和责任心,同学们一致推选他担任副班长。寒假前,他饿着肚子、顶着寒风,整整排了七个小时的队为同学们买车票。在学习上,李祥华也有一种为报效祖国而自强不息的劲头。入大学前,他根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期末考试这门课程获得了全班第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