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市场不相信眼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13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市场不相信眼泪
天流
海南黄瓜数年来走遍全国,一副清新、娇贵身,怎么顷刻间就被弃之路旁、街头,车碾人踏?怎么一公斤4角钱的成本,才卖出1角的价钱?黑压压一“手扶”黄瓜,装载了农民多少辛苦和汗水,怎么还换不回一小包“红梅”?!
海南黄瓜的遭遇,缘于市场的无情。市场就是买和卖,市场就是供和需,市场就是看谁的东西好,谁的成本低。天气转暖,技术普及,别人在当地便可生产冬季黄瓜,为何还要千里迢迢来海南三亚?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省下一公斤四五角钱的运输成本,海南黄瓜还有多大优势?卖主多了,买客少了,如果还照先前那般种,就难免出现眼前的遭遇。
海南黄瓜令人同情,市场却从不相信眼泪。海南黄瓜市场的波动,可以找出很多原因。但就黄瓜谈黄瓜,显然不够。事实上,海南黄瓜的遭遇,表明海南冬季瓜菜生产,已经到了这样一个时刻:怎样根据全国其他地方蔬菜产销情况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结构和品种,真正发挥出海南“天然大温室”的独特优势。笔者去年走南走北,到乡下看农业结构调整,干部农民给我们看的最得意的“田间杰作”,便是温室大棚里翠绿绿的黄瓜苗和金灿灿的黄瓜花。海南黄瓜,远在几千里之外,对此不能无动于衷。海南有必要去了解这些动向,并从中有所警醒。
黄瓜只是个预兆。如果不及时调整,海南的冬季瓜菜,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优势是相对的,优势是变化的。发挥优势,抓住优势,就是干别人干不了、干不好、干了成本也会很高的事情。只有不断地发现优势,再造优势,才能在市场上永不言败。
市场永不相信眼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