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马里在改革中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16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马里在改革中前进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文汇报联合记者组
马里在罗丁戈语中是“河马”的意思。中世纪,在流经马里的尼日尔河中栖居着许多河马,故以此得名。它象征着国家力量强大,繁荣昌盛。
自1992年4月科纳雷当选马里总统以来,马里第三共和国在各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马里人民社会经济改革的头等大事。这是我们四报联合记者组在这里采访后得到的深刻印象。
科纳雷总统执政后,在政治上致力于国家统一和巩固政权,十分重视维护稳定的政治局面。他曾三次改组政府,建立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任命的前两届政府由于在处理社会动乱中不得力而被总统解散;对于破坏国内团结的反政府活动采取强硬措施;同时加强与反对党在国家重大问题上的协商,发挥其在宪法内具有建设性的作用。
马里政府积极奉行独立、和平、睦邻友好和不结盟的政策,反对强权政治,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地区冲突,愿在平等、互利和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合作友好关系。近年来,科纳雷总统频繁出席国际会议,展示马里的民主形象,他的外交努力挫败了西方国家议会借人权及保护少数民族利益对马里进行制裁的图谋。
科纳雷总统在政治和外交上采取的这些举措,为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近两年来马里经济开始有所好转。据了解,马里政府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在制定1994至1996年三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严格控制通货膨胀。预定目标是:1994年经济增长率达到2.4%,1995年和1996年均达到5%。目前,经济改革目标已达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由1993年的1%增长到1995年的7.5%,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5.1%高出两个百分点。1994年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5%左右,1995年下降为8%。马里总理认为,1996年的经济前景会更好。二是优先发展农业,实现粮食自给。马里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占就业人口的80%,占出口收入的75%。棉花是马里农业的拳头产品,也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占出口收入的1/2,占农业收入的80%。近几年,政府提高了棉花的收购价格,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马里政府在鼓励种植经济作物的同时,鼓励农业生产多样化。马里现在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给,畜牧业产品出口也成倍增长。三是整顿公共企业,注重经济效益。目前,已有29家国有企业和其他许多企业正在整顿之中。国家对整顿后能恢复生产的企业给予支持。对有潜力的马里纺织业,政府投资6000万非洲法郎。首都巴马科工业区区内的马里纺织工业公司曾于1992年6月关闭,1994年8月恢复生产,1994—1995年营业额高达70亿非洲法郎,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马里又新建了一个拥有现代化设备的毛纺织厂。
采访中,我们通过马里各界人士了解到,他们对中国给予马里经济建设上的援助赞不绝口,认为它对马里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科纳雷总统对记者说,马里独立时一无所有,今日马里的主要工业,包括烟草业和糖茶加工业都是马中合作的成果。在农业方面,中国不仅帮助马里人民整治土地,而且还教马里人种菜,不久还将帮助马里人制造农机具。马中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也富有成果。采访期间,记者每到一处,都强烈感到马里人民在改革中迸发出来的高度热情。马里正在改革中不断前进。(本报巴马科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