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大凉山的选择——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巨变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12-04
第1版(要闻)
专栏:

  大凉山的选择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巨变纪实
新华社记者费强本报记者罗茂城
大凉山,曾经是一片荒凉的山。当人类开始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时候,这里却依然处在奴隶社会,几十万“锅庄”和“安家”娃子(奴隶)仍处在没有人身自由,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悲惨境地。
如今,这里四通八达的公路、横贯全州的铁路干线、可升降当今世界上最大飞机的航空港、几秒钟就可以拨通全球的现代通讯网络,以及中国最大的航天火箭发射基地,都表明大凉山已今非昔比。
大凉山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来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她向世界证明:他们选择了一条经济繁荣、人民幸福之路,一条民族团结、兴旺发达之路,一条甩掉愚昧落后、走向现代文明之路。
彝族人民的喜悦
解放前,在奴隶制下生活的大凉山奴隶们的真实生活写照是:“再冷不穿两条裤”,“再饿不吃三顿饭”,用刀耕火种等原始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荞子、土豆、燕麦、玉米仅能糊口。奴隶和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一年四季穿不上一双鞋……今天,只要提到社会主义给凉山带来的变化,凉山的许多干部、群众都会滔滔不绝地向你历数许多个“从无有到”和“成倍增长”。
大凉山过去没有公路,如今全州12条公路干线总长近万公里;西南铁路大动脉成昆线穿州而过,飞机航线四通八达;过去没有一家工厂,如今全州形成了电力、冶金、稀土、建材、制纸、丝绸等十大优势产业;过去没有一家商店,如今一年的社会商品零售额就有23.4亿元;过去村寨之间联系全靠马帮传信,土司头人聚会要提前几个月联系。如今,全州17个县通讯都实现自动化;过去凉山没有一盏电灯,如今全州大小水电站星罗棋布,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7万千瓦。过去大凉山腹心地带广阔的土地上,没有一个县城、乡镇,如今全州已形成十多座县城、上百个乡镇,其中有的乡镇年产值已超亿元。
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更使大凉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同改革前的1978年相比,1995年凉山州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3.9倍,工农业产值增长了9.6倍,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了近10倍,财政收入增长了65.3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了31.6倍,银行存款增长219.9倍,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了628.6倍。
1995年,这个在中国最后一个废除奴隶制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里,已经跨入了前10名的行列。
在彝族古老的传说中,彝族的祖先支呷阿洛是神鹰的化身。然而,在长达2000年黑暗的奴隶制中,历代彝族人民只能在一代代的传说中去期待和祈祷“神鹰”的腾飞。而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大凉山这只矫健的神鹰,终于展开它的双翅,翱翔于万里蓝天。
历史性的飞跃
在旧社会,凉山占彝族人口1‰的大小土司和占总人口5%的奴隶主阶级,却占有占总人口70%的奴隶娃子。每个奴隶主平均占有16人,最多的竟有1000多人。奴隶世世代代为奴隶主所有,由奴隶主任意奴役、配婚、抵押、买卖,甚至残杀。仅明文载入奴隶主制定的所谓法规中的刑罚就有坐牢、砍手脚、剜目、滚崖(从悬崖上扔下摔死)等8种。
在凉山州甘洛县县城边有一条几十米宽、水流湍急的尼日河,民主改革前,这里只有两条用古藤拉起的藤索桥。这里山高、谷深、路险,是国民党军阀、土司、黑彝头人多种政治势力的交界处。世世代代,不知有多少奴隶通过藤索桥被卖进河对岸的深山,永生永世回不了头。天长日久,岁岁年年,在尼日河两岸传起了一首凄凉悲愤的歌谣:“丢进深塘的石头永远不会浮上水面,卖进甘洛山里的娃子再也不会回来……”
1956年,在广大彝族人民强烈要求下,党中央果断决策,废除了这个中国大地上最后一个残留的奴隶制窝点。奴隶主的一切特权和债权全部废除,全州近60万奴隶获得了解放,许多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娃子得到了救治,解放了的奴隶回到家乡,同离散多年的骨肉团聚,原先一无所有的奴隶分到了长期被奴隶主占有的土地、牲畜和农具,奴隶、劳动者和拥护民主改革的上层进步人士成了彝族聚居村、镇、乡、县各级政权组织的领导骨干。在尼日河两岸,在彝族聚居区,翻身奴隶放声高歌:“天上的乌云开啰,地上的浓雾散。人民政府像雄鹰一样飞来,奴隶主像小鸡一样躲起来。压在我们头上的大石板掀开,我们像青草一样长出来!”
从奴隶社会的奴隶到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跃!
勤劳、勇敢、智慧的彝族人民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全国56个民族大家庭里飞步赶了上来。经过党的多年培养,一支以昔日奴隶和劳动者为主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茁壮成长起来了。他们当中有国家机关和地方的省部级领导,有人民解放军的将军。今天凉山州的党政领导干部中50%是少数民族干部。
过去,凉山彝族地区没有一所学校,包括许多奴隶主在内,基本上都是文盲或半文盲。如今,全州共办起了包括5所高等院校在内的各级学校近4000所。彝族人民不仅有了自己的大学生,而且有自己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他们行列中有为我国核国防工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核专家,有中国第一代彝族学研究员,有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家和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
过去,彝族地区没有工业,没有商业,连犁头、镰刀、斧头都要从山外运进来。如今,凉山出现了许多彝族实业家、金融家、商业流通专家……
记者在过去以进行奴隶交易出名的甘洛县尼日河上看到,昔日两条藤索桥已被一座铁路桥、一座公路桥和两座铁索吊桥所取代。昔日奴隶主们相互交易奴隶接头的地方,而今成为中国西南地区远近闻名的有色金属交易市场。在市场上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交易商和企业管理者,大多是当年奴隶的后代。
变得令世界震惊
大凉山变了,变得令世界震惊。凉山不仅政治、经济面貌在变,更为可喜的是人们落后的观念、生产、生活习惯也悄悄地在变。
在大凉山腹心地区的美姑县重重叠叠的大山深处,我们从依波沃村一个普通山村发生的巨变,看到了凉山美好的前景。
1980年,外出当兵4年的彝族青年吉克木曲从大城市回到了山村。当时,依波沃村是个十分贫困的小山村,7个村民小组147户农民分布在方圆10平方公里的几个山坡上,大部分耕地是“望天田”,吃的是粗粮,住的是草房和少量的木瓦房。经历了现代社会文明熏陶的吉克木曲不甘心山村再这样落后下去,率先向传统的生产生活观念发起了挑战。
过去村里农民从来不种蔬菜,吉克木曲在屋后荒地上开出了一片菜园,种了茄子、瓜果、海椒,当年就收入800元,并从集市上买回来雪白的大米。过去村前村后都是只长旱谷粗粮的山坡地,吉克木曲带着大家开山修渠,把山上的水源从9公里外引到了村前,修起了几百亩稻田;他从外地引进良种,把自己的田做示范田,使坡地亩产粮食从以前的150公斤猛增到四五百公斤。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吉克木曲带领人们改变全村面貌的种种事实,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一场革命:要苦干,不能苦熬;要讲科学,不能讲迷信。如今,全村家家盖起了宽敞通风透亮的新瓦房,通了电和有线广播,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全村经济发展了,村民收入也增加了。现在,人均占有粮食从以前的300公斤增加到793公斤,人均纯收入从291元增加到741元,全村62户贫困户全部脱贫,80%的学龄儿童在村办小学上了学。吉克木曲被全体党员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成了名震一方的致富带头人。
过去,彝族人不敢把多余的产品拿到市场去卖,现在,凉山的皮革、服装、民族工艺品、山珍特产走遍了全国,走向世界五大洲。过去“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观念根深蒂固;如今,“你赚钱,我发展”已成为凉山州招商引资的口号,昔日紧锁的山门敞开了。仅“八五”期间,全州就引进外资6.67亿元,达成经济技术协作项目541个,并且主要依靠外地资金,建起了中国产量最多的轻稀土金属生产基地。过去,凉山人有了钱,都化成一坨坨银疙瘩,宁可埋在地下,代代相传,也不拿出来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而新一代凉山人一手靠资本经营,对国有小企业实行改、转、租、买、包,使一大批国有小企业起死回生;一手用资本经营方式引进外地资金,大搞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
一位社会学家说道,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由于独特的社会和自然、经济、地理环境,一些原始形态的部落在文明社会包围中奇迹般地保留下来了,然而,他们有的被当做“活化石”,仅仅作为人文旅游景观供人们“观赏”;有的因经济发展滞后逐渐消亡;有的陷入了种族灭绝的相互残杀……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彝族,这个世界上最后保留奴隶制的少数民族,才奇迹般地向着现代文明社会飞速追赶上来。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郊,碧波万顷的邛海之滨,郁郁葱葱的泸山脚下,有两座肩并肩的历史性建筑:一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一座是安息着137位为凉山解放和民主改革献身的烈士的烈士陵园。它默默地告诉人们,历史总是要向前发展的,那些真正推动社会发展的人们,将会和邛海与泸山一样,在天地间永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