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归来吧,铜钟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17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经瞭望

  归来吧,铜钟梨
姜国良
“铜钟地方真不差,卖了梨子卖柿花(柿子)”。这一褒奖之词是往昔四邻八方对湖北崇阳县铜钟乡的赞美。确实,铜钟曾以盛产梨、柿闻名四方。可如今铜钟的梨柿流年不利,除柿子尚有一点生机外,所有梨树均受病虫侵害,只开花,不挂果,以致当地百姓十几年不知梨味。面对梨子的绝迹,质朴勤劳的农民一筹莫展。每年到了梨柿成熟之季,留给这里的只有老年人的回味,青年人的留恋,孩子的盼望……
位于鄂南山区一隅的崇阳县铜钟乡,山峦绵延起伏,平畴阡陌纵横,气候温暖湿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梨柿曾使铜钟百姓深受其惠。铜钟乡的梨柿又集中在独石、团山、铜钟三个以丘陵为主的自然村。以往这三村均已成片种植,多的农户种植梨柿达十几亩。且品质出类拔萃。其他地方的梨柿或数量稀少,不成气候;或品种单一,口感很差。
独石、团山、铜钟三个村的梨子品种繁多,用老百姓的叫法有:早谷梨、麦黄梨、鸭蛋梨、雪梨、大麻点、土梨、绛色梨等等,且树木高大,有的梨树单产高达200公斤以上。
往昔,每当这里梨子成熟季节,棵棵梨树果实压弯枝头,颗颗梨子绿莹莹、黄澄澄,香中有甜。
十几年前,一场瘟疫猖獗肆虐,从天而降。表面上看,梨树依然枝繁叶茂,花开满树,要命的是每当梨子长到黄豆大的时候就纷纷掉落,间或一二棵树结几个梨子,也都是满身疤痕,咬也咬不动,且味同嚼蜡。
铜钟乡独石、团山、铜钟三村是毗邻之村,农民老实本分,认为梨树不挂果是天意使然。没有人向上级部门秉告,也没有人向职能部门咨询。
铜钟地处偏僻,所产梨子自给自足,或送人情,即使卖一点,买主也远不过十里。这样一来,梨子犹如小家碧玉,养在深山人未识。
这3个村梨子产量锐减到灭绝的根本原因是人的问题。十几年来,有关职能部门没有派人到这里考察,提出整治措施,更没有人以战略眼光提出保护好这一非常珍贵的特产资源,致使这三个村成片的梨树被农户砍伐当柴烧,剩下的梨树也不过是一种摆设而已。
造成柿子产量锐减的主要原因是柿子树龄长,老态龙钟,农民栽培多以野生柿树做砧木嫁接,从成活到丰产期需十年以上时间。农户多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不成规模,任其生长,很少有人施肥管理。
前年,乡政府从外地购进一批“美国甜柿”栽在团山村。引进良种,改良品种无可非议,但对本地特产资源也应扶植发展为宜。
面对铜钟梨子被病虫毁灭,农民缺乏果树病虫防治知识,对梨子病虫处于茫然状态,只好听天由命。由此看来,农业需要社会化服务,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有战略眼光。只有这样,农业才有出路,农村才有希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