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建文明家园当四有公民广州公民教育活动步入千家万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20
第1版(要闻)
专栏:

  建文明家园当四有公民
广州公民教育活动步入千家万户
编者按:公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整体素质关系到社会的风气、“四化”的前程、民族的命运。广州市委、市政府抓住公民教育这个题目,联系实际,认真落实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得到了全市人民的热烈响应。
本报广州5月19日电记者梁兆明、郑德刚报道:三四月份的广州,正是春雨绵绵、老绿披新的季节。从今年3月开始,由广州市委、市政府发起的“96系列公民教育活动”,伴着浓浓的春意,走入羊城的街头巷尾和千家万户。
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制度化、规范化和日常化的工作,始终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全市城乡先后建立了30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3的居委会成为安全文明小区,77%的行政街道建成文明街道,46%的行政村被评为文明村,55%的农户成为文明户。在这个基础上,广州市为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新春伊始,便发起了这次以培育“四有”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以“爱国、敬业、守法、文明”为总的要求,以青少年为重点,全面推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学生品德及家庭伦理道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96系列公民教育活动”。
以举办《中国公民手册》首发式为开端的这场系列教育活动自开展以来,广州各地城乡纷纷根据各自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行动。越秀区针对区内商业街多的特点,重点开展了抓文明街活动和共建活动;东山区以提高公民道德意识为主线,开展“道德教育进街入户,落厂到校;文化建设建章达标,深入基层”活动;海珠区把这次系列教育活动具体落实在“知我海珠,爱我海珠,建设海珠”的实际行动中去,在群众中广泛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活动;城乡交界的白云区以“抓一个镇、一个村、一个学校、一个窗口、一个农村企业”作为突破口,把系列公民教育活动逐步推广下去。
开展系列公民教育活动,在广州市广大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广州繁华的商业区北京路一家商店前,一位家庭主妇对记者说:“我觉得搞这个活动很好。现在一些人手里有钱了,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心却越来越差。我想利用这次机会,让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一学做人的道理。”在风景秀丽的广州越秀公园门口,一位正在散步的退休干部告诉记者:“同经济的现代化相比,人的现代化更困难。一个缺乏公民意识的‘现代化’社会,不是真正的现代化。现在广州搞系列公民教育活动,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虽然老了,但也是国家的公民,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使自己受受教育,给年轻人带个头。”在广州东华东路一家经营摩托车零件的小店里,忙得一身是汗的店老板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对记者说:“我的生意不错,就是因为我不赚‘黑心钱’,所以回头客多,大家给面子。现在政府抓公民教育,我从心里拥护,如果各行各业的人都能讲点公德,社会就会安宁得多。”
当记者来到广州钢铁集团公司、广州绢麻厂等单位了解公民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时,一些青年工人对记者说,过去只知道能干好本职工作就行了,现在看来,要当好工人,首先要当好公民,要从国家公民的角度干好本职工作,尽到主人翁的责任。在著名的中山大学,一位教授说:“精神文明建设真正要‘硬’起来,就必须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落脚点和明确的针对性,现在搞公民教育,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行动。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当教师的责任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教做人的道理。这次公民教育活动,既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机会,也为学校的教育改革增添了新的动力。”
据广州市委宣传部介绍,“96公民系列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广州市总工会、市妇联、市团委等社会团体及市公安、公交、教育、出版等单位先后出台了各自的行动计划,组织大批职工投身到这场公民教育活动中去。为配合这次活动,各单位纷纷为职工大批订购优秀书刊,仅《中国公民手册》一书在首发式后一周内,即已销售10万余册,目前已订出20万册。以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开展公民意识大讨论、举办系列研讨会和讲座及读书活动、在全市各行业中开展“百优十杰好公民”等10个方面内容的系列公民教育活动,得到了广州市广大群众的热烈响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