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从“商嫂”说用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20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从“商嫂”说用工
李先明
继上海招“空嫂”之后,前不久北京市劳动局和红苹果点点利商贸集团在下岗女工中招“商嫂”,也在京城引起反响。
眼下,不少企业不论什么岗位,招工往往只要青年,还挑个头、挑长相。“红苹果”与众不同,他们看中了“商嫂”们朴素大方的形象、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吃苦、待遇要求低,而且由于有过下岗经历会更加珍惜就业机会。
这使笔者想起了在香港吃早茶时的所见所闻。香港不少饭店、酒楼雇用五六十岁的老太太,身着深色制服,推着餐车为吃早茶的顾客端水送饭,其稳重、沉静、朴素的气质和形象与众多平民百姓吃早茶的气氛十分和谐。据说,香港老板相中的不仅是“商奶奶”们的沉稳朴素,更重要的是她们习惯早起劳动,而且待遇要求低。
人是企业最活跃的因素,用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形象。应该说,有一些岗必须要求有一定的学历,甚至要求一定的长相、身高、年龄等,但也有不少岗位只要有热情和劳动能力就可以干好。根据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需要配备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人员,搭配使用,更会扬其所长,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
当前,我国企业用工已经打破了过去那种生老病死一包到底的体制,用工制度比过去活多了,必然导致人们择业观念的转变,同时也要求企业转变用工观念。企业用人,根据岗位的需要,只要他有能力胜任、又愿付出这份劳动,又何必在乎她是“商嫂”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