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冷卫红——独臂飞毛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20
第4版(要闻)
专栏:中华儿女

  冷卫红——独臂飞毛腿
曾瑞华曾益波
周海兰,天津市静海县高庄子村的一位普通农妇。这个抱着碾棍子长大的女子,视书为圣物,办起乡村“流动书摊”,12年间,行路几十万公里,把上百万卷书送进村村户户,被庄户人称为“送书观音”。下期刊登“中华儿女”第十篇《周海兰——书香万里路》。
在人生的旅途上,谁都可能遇到生活的不幸、事业的挫折。面对不幸和挫折,你是意志消沉,还是勇于奋起?被人誉为洞庭湖畔独臂飞毛腿的冷卫红,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冷卫红今年28岁,是益阳市资阳区体委招待所职工,8岁时在一次撞船事故中不幸失去了左手。15岁时,她进入大渡口中学就读,见同学们双手灵巧,而自己仅一只手,思想上确实有些悲观。班主任李老师摸到了小冷的心病,就给她讲戴碧蓉身残志不残的故事,说张海迪自强自立的事迹,鼓励她挺起胸膛做人。从此,她舒展了愁容,锻炼单手画图做操。学校开运动会,长跑无人报名,她自告奋勇跑1500米。在小冷的带动下,班上成立了长跑队。学校操场小,她就把家门前的马路当跑道,带领小伙伴们天天早上在马路上练长跑。
1984年4月,市里物色参加湖南第一届伤残人运动会的运动员,学校体育老师便把这位跑马路的姑娘推荐给了市民政局。一分汗水一分收成。在省残运会上,冷卫红一举夺得了800米、1500米和跳远三块金牌,并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伤残人运动会的选手。
闪光的金牌,映红了小冷的笑脸,但她知道全运会上高手如林,自己必须加倍苦练。她瞒着妈妈,缝了两条沙袋,每条装上一斤沙子,一条腿上绑一条。晴天,她脚绑沙袋跑马路;雨天,她脚负沙包跳楼梯,腿肿了,腰痛了,可她还是咬紧牙关苦练。速度在苦练中加快,成绩在汗水中提高。1984年10月,在全国首届残运会上,冷卫红在400米、800米、1500米比赛中,一连夺得三个第一名。尤其在800米比赛中,她以3分0秒9的成绩,打破了英国人创造的3分4秒32的世界纪录。
1986年8月,冷卫红来到印尼梭罗,参加第四届远南运动会。在100米短跑赛场,冷卫红像一支离弦利箭,跑在最前面,以15秒2的成绩,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了第一块金牌,尔后在400米、800米比赛中,又连夺两块金牌。
令冷卫红难忘的是1987年参加第二届巴黎伤残人运动会。当时,西欧一些代表瞧不起中国运动员,说这样的队伍顶多能拿两块铜牌。冷卫红决心不仅要为伤残人争气,也要为中国人争光。在100米、400米、1500米、5000米四项比赛中,她奋勇拚搏,一马当先,包揽了女子A6级的四枚金牌。在这次比赛中,中国运动员共夺得10枚金牌,位居榜首。
1992年3月,冷卫红又作为湖南选手,出席了在广州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伤残人运动会。在800米、1500米、3000米三项比赛中,她以良好的竞技状态,夺得了三枚金牌,实现了人满24岁、金牌24块的愿望。好心人劝她激流勇退,把运动员竞技的句号画在第24块金牌上。但冷卫红对赛场依依难舍,她心中犹有遗憾。那是1988年10月,在汉城第八届国际伤残人奥运会上。那次比赛,原以为在中长跑上可以拿一两枚金牌,哪知奥运会突然取消中长跑,小冷被迫参加短跑,只夺得了两个第六名。小冷要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远南运动会上再度冲刺,把汉城的损失补上来。“人生难得几回搏”,领导也鼓励她再次冲上国际赛场创辉煌。于是,小冷又卷起袖子苦练在训练场上,瞄准目标,猛攻难点,风雨不停,三伏不歇。冷卫红终于在1994年北京远南运动会上,以顽强的毅力,奋勇的拚搏精神,打破两项世界纪录,夺得了“两金一银”的好成绩,做到了年满26岁,金牌26枚。
周海兰,天津市静海县高庄子村的一位普通农妇。这个抱着碾棍子长大的女子,视书为圣物,办起乡村“流动书摊”,12年间,行路几十万公里,把上百万卷书送进村村户户,被庄户人称为“送书观音”。下期刊登“中华儿女”第十篇《周海兰——书香万里路》。(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