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严打”三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20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征文

  “严打”三谈
米博华
(一)
坏人的难日就是好人的节日。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正在进行的“严打”,是最使人民群众感到满意高兴、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其社会意义不可低估。一桩入室窃案可能导致一片住宅区的紧张,一件拐卖儿童案势必造成万千家庭恐慌,一个恶性案件的发生会给人们的心理造成极为沮丧的影响。因此,中央决定“严打”,人民群众士气高涨;公安司法部门行动,老百姓紧密配合。许多很难侦破的大案、要案、陈案,顷刻间水落石出。除政法公安干警英勇善战之外,关键是群众支持、群众参与,恢恢天网之下,坏人无处隐遁。迫于情势,一些犯罪分子自首了,还有一些犯罪分子仍在鼠窜。但在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围追中,他们想躲过这一遭,难乎其难!此役打得干脆、漂亮,党和政府的坚定决心和老百姓全力支持是致胜关键。党和政府的决策深得民心,因而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而广大群众的支持,就使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能够畅通无阻地贯彻落实,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严打”如此,办其它事情也是如此。
(二)
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严打”频频告捷证明,“集中打击”、“从重从快”的政策和策略是完全正确的。这是因为,中央对当前治安形势的分析是正确的,确定的打击目标是准确的,故“严打”序幕拉开,火力就非常集中。一打带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和流氓恶势力;二打杀人、抢劫、盗窃等重大刑事犯罪;三打卖淫嫖娼、贩毒吸毒等丑恶现象。可谓揽一决万,举要治繁。对于危害社会的大恶实施总围剿,会有效地遏制犯罪势头,改善治安环境。
同犯罪现象作斗争是一项长期任务,但斗争要审时度势。不审时度势则宽严皆误。因而“从重从快”不失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符合现实情况的政策。总结以往几次“严打”的经验,可以清楚地看到,“从重从快”效果很好。不从重,不足以震慑坏人;不从快,不足以体现威严。这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经验,应该很好地坚持和发扬。
(三)
惩恶是最好的扬善,正像除掉一个病灶才能提高健康水平一样。所以“严打”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义和善良是一种势能,邪恶和野蛮也能造势。力量对比的变化通常能对社会的行为和心理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众人对个把害群之马群起而打之,正义的势能会大大唤起人们的勇敢和无畏,见义勇为就可以成为一种时尚。反之,黑社会恶势力横行,气焰嚣张,势必造成路人面有惧色的窘状。因此,社会大环境如何,对弘扬正气,压制邪气,关系重大。必须从整治社会大环境入手,才能有效地改善、净化小环境,从而造成一种强大的势能:不是好人畏惧坏人,而是坏人畏惧好人;不是坏人能治住好人,而是好人能制服坏人。这样,正义和善良的力量也才能永远占据绝对的优势。
惩恶的效果是多方面的:不仅是整顿社会治安,不仅是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它还可以提高社会的文明水准。这正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凡是精神文明建设搞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无一例外地在综合治理方面卓有成效;凡是乌七八糟的东西泛滥的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样难以取得有效进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不间断地开展“严打”斗争,是“两个文明”建设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严惩邪恶势力,保护正义和健康力量,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人民政权的神圣职责。在“严打”斗争中,人民政权可以显示其巨大威慑力量,同时也会因为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而得以进一步发展壮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