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一个徐虎式的优秀群体——记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工程维修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2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文明新风

  一个徐虎式的优秀群体
——记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工程维修队
当上海房修水电工徐虎的事迹在京城传开后,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的广大师生也把崇敬的目光投向了他们身边的院工程维修队。在他们的眼里,这个工程维修队是一个徐虎式的优秀群体。
去年夏季的一天下午,狂风骤起,黑云密布,顷刻间倾盆大雨从天而泻……学院两幢教研楼的灯突然全灭了。“快,给维修队打电话!”几分钟后,几名电工顶风冒雨出现在现场,在密密麻麻的线路网络中发现了被狂风吹刮搭缠在一起造成短路的两条电线。电工们风雨中搭起“人梯”,迅速地将搭在一起的电线分开。这一切前后仅20分钟。当教研楼里重现光明时,大楼里的人们向雨幕中的电工们投去敬慕的一瞥。
后勤指挥学院的前身后勤学院是50年代初成立的。由于学院的营房及水、电、暖设备老化陈旧,破损率高,繁重的维修保障任务就落在了院工程维修队120多名员工的身上。
为了保障好全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维修队千方百计为教学科研和用户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他们同时开设水、电、暖三部维修值班电话,每个电话固定2—3名工人,实行24小时“全天候”服务。只要电话铃一响,维修人员保证在10分钟内赶到现场。这三部电话自1990年开设以来,从未误过一次事。
听到人们对维修队值班电话的赞誉,刚来学院任职不久的李之云政委想亲自试一试。一天深夜1点多钟,李之云披衣下床,悄然走进教学区11号楼,以教研人员的口气接连拨通了水、电、暖三部值班电话。结果不到10分钟,水、电、暖维修人员全部赶到。李之云感动了,握住一双双粗壮的大手,感慨道:“如今有的服务人员搞反了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你们能做到这一步,了不起!”
赞扬声中,维修队并没有满足。从1993年起,他们又想出新招:组成巡修小组,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上门服务。
有一次,水暖工梁春海刚为一家住户抢修完漏水的水管,浑身泥水地回到值班室,又一个报修电话打来:“暖气不热,请速来。”梁春海立即带上工具赶到住户家中。一见梁春海浑身脏兮兮的样子,主人紧皱眉头:“你可别踩脏了我的木地板……”
尽管梁春海当时有些委屈,但他没有向这位主人“讨个说法”,而是对自身的工作开始了反思。维修队党支部利用这件事,在全队组织了大讨论,引导全体员工“优质服务,不计委屈,为党争光”。事后,队里专门作出规定:凡上门服务,必自备拖鞋,先换鞋再进屋;维修完工后,应给住户打扫现场,清理污物,直到收拾干净,方可离开。
维修队以良好的服务赢得了全院人员的赞誉。近几年来,光是维修队就收到1200多封感谢信。维修队连年被学院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1993、1994年连续被评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去年又被评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