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精神文明新鲜事儿——农民建起“文化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2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精神文明新鲜事儿
——农民建起“文化楼”
孟繁彪
近日,在“都市中的村庄”——河北廊坊市安次区周各庄鳞次栉比的楼房平房中,一座新耸立的大楼格外引人注目:雕梁画柱的乳白色楼体上层,书有3个镏金大字——文化楼。5月8日,在文化楼里办起了文化事儿,200名村里的党政企干部和村民走进文化楼,开始学习现代科技知识。
周各庄地处廊坊市中心,去年全村社会总收入突破1.5亿元,年人均纯收入达3600元。去年“七一”,村党支部被河北省委命名为“红旗党支部”。
村支部有一条坚持多年的治村标准,“腰包鼓了,脑袋也要富,缺少一条不算富”。党支部抓精神文明建设,从提高村民思想觉悟和文化技术素质入手。除了建娱乐室、文化站、农民艺术团、安装闭路电视,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外,这不,又投巨资建起了三层、建筑面积680平方米的“文化楼”。楼内设有微机教研室、图书室和阅览室,还有村民议事会、议政接待办公室和夜校学习课堂。开办有电子计算机、企业管理、家电维修、礼仪、英语等10个专业学习班。
村党支部书记陈希富兴奋地向笔者介绍,办文化楼是跨世纪工程,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村民的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陶冶情操,为实现村“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打好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