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牌牌太多谁能背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27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牌牌太多谁能背起
一个偏僻山村,一间不到40平方米的办公室,竟然存有71块大大小小的达标牌牌!
据手头的几家报纸所载,这些牌牌聚于湖南省桃源县某村。数目是否确切?笔者只有听信报纸,没有机会“按图索骥”,跑去数上一数。不过,家住农村,常跑农村,亲眼所见,这两年农村的牌牌的的确确多起来了。村委会门前、庄稼地边上,挂着的、立着的,长的、方的,木制的达标牌、石砌的标志碑……一个接一个在乡村里冒出来。这样想来,牌子太多,绝不是报上披露的湖南省桃源县某村独有的现象。
牌子应作两面观。牌子是标志。对于事关农村经济和精神文明的大事、要事,需要常抓常管,专人专管,设有办公室、办公桌,外挂一块牌子,理所当然。有的牌牌具有警示作用,譬如“基本农田保护区”标志,并非可有可无。
但是牌子如此之多,由多而滥,似乎就有探究的必要了。
首先,牌牌太多太滥,耗费资财。简陋的木牌造价上百,钢筋搭架、水泥浇身的碑牌耗钱近千。71块牌牌安身立命之所的某村村民们说:“1万多元哪,在咱们这儿,相当于100个孩子一年的学费,而今却买了这些牌牌,咱们心痛啊!”
比较而言,耗费资财,还算事小。牌牌背后,伏有隐患,害莫大焉。一位村上会计曾经口吐真言:为什么要这么多牌牌,老百姓哪能明白?上头问:工作落实了吗?下头答:请上级检查。“上级”看到牌子,下个结论:“不错,这项工作有位子”。一趟检查,上级爽快,下级轻松。到底如何具体落实?有何困难?怎么解决?县里若是不问,乡里可以不管,村里只要有牌牌“挡驾”,自然无需开口说实话,动手办实事。
牌牌何其多,固然和一些同志的形式主义、漂浮作风难脱关系,但深挖一步,牌牌泛滥,又和我们一些地方目前抓农村、农业的工作方法大有关系。上级部门千条线,村里只有一根针,除了拿标牌挡驾,能让基层有什么办法?所以,一些同志提出,当务之急还要删繁就简,取消一些徒具形式的达标、竞赛活动,以便乡、村干部腾出时间、腾出精力紧紧围绕稳产、增收两大任务,扎扎实实做好关乎农村经济全局的几件大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