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京冀共筑“护城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28
第11版(法制纵横)
专栏:社会瞭望

  京冀共筑“护城河”
郑殿兴
由京冀双方联手启动“护城河工程”,旨在巩固、加强接壤地区人民友好关系,及时化解各类民间纠纷,消除不安定因素和治安隐患,至今已一年有余。
“护城河”边的老百姓高兴地说:“联调组织太管用了。”
北京与河北接壤的区县(市)双方共有23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400多个,呈环形如护城河。伴随经济生活交流的深入,各类跨界纠纷明显增多。“护城河工程”开始后,京冀双方紧密配合,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在接壤地区建起县、乡、村三级联合调解组织255个,并订立了一系列联合调解规章制度,一步步筑起保卫安宁的“护城河”。
联调组织一出现,就颇具权威性,扯皮、推诿、地方保护主义从此失去了市场。北京通县西集镇牛牧屯村与河北香河县梁家务村常因土地及附属物的归属问题发生纠纷。“护城河工程”启动后不久的一天,梁家务某村民又到牛牧屯村刘义的承包地取土。刘义发现后,没有像以往那样直接与那村民大吵大闹,而是找到了两个村的联合调解委员会。联调干部立即对那个取土的村民进行了教育,苦口婆心令他认错服理。那个村民很快把拉走的土送回了原处。一场可能激化的纠纷被成功地化解了。
后来,两个村的调解组织又从治本出发,就土地等热点问题制订了相应的规章,并对双方村民加强了宣传教育,很快改变了过去两村纠纷多、村民不和的局面。村民们高兴地说,太平日子来临了。
一年多来,两省市干部就是这样不分“河内河外”,积极做好调处和排查预防民间纠纷的工作,先后调处地界、劳务、婚恋等较大跨界纠纷250多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