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微笑轰炸”该休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28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经济茶座

  “微笑轰炸”该休矣
田俊荣
报载,最近上海商家群起反对滥用“微笑服务”的行为。上海市第六百货商店则大力推广“自然式服务”:顾客在店堂内尽可从容选购,营业员恭立一旁,当顾客表达出购买意愿时才热情上前服务。
许多人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烦恼。比如买衣服,往往是乍入店门,便有人围上来口若悬河夸赞个不停,不是夸你身材匀称肤色好,就是称赞衣裳款式新颖颜色靓。刚试着摸摸衣料,便有人不由分说为你取衣、试衣。望着那一张张“灿若桃李”的笑脸,消费者通常不好意思一走了之,常常在糊里糊涂中一买了事。这种让人心烦、过分商业化的“微笑服务”,有人冠名曰“微笑轰炸”。
商业服务中的微笑如甘霖、似和风,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购物氛围。让顾客心旷神怡,不因顾客是否购买而变化。而“微笑轰炸”则与板着脸的服务一样,不能让顾客舒心。
它往往是势利的。一见顾客就言笑晏晏,不惜阿谀吹捧;一旦顾客不舍一文而去,“欢颜”就会骤成“冰霜”,甚至掼出几句刺人的恶语让人兜着走。可见这其实是一种假冒“微笑服务”的伪劣品。
“微笑轰炸”的实质,与北方俗称的“托儿”(南方谓之“连裆”)相似,都是利用消费者的某种心理变化来左右、误导其购物自主权。“托儿”们利用人的“从众心理”;“微笑轰炸”则利用那种微妙的“报恩心理”,并辅之以“变脸的”心理威胁。试想,长期习惯于受冷遇的中国消费者,突然遭到“微笑轰炸”,能从容不惊吗?
目前,在商业领域,尤其是个体、私营商业,这种“微笑轰炸”现象并不鲜见,也应该打假一番。怎么打?无非两条:一是要学会当清醒的消费者,腰杆子要硬,不畏恶脸也不迷笑脸,真正掌握自己的购物自主权;二是国有商业企业率先垂范,像上海六百那样,还微笑服务以本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