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一个中国的原则不能回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29
第4版(要闻)
专栏:

  一个中国的原则不能回避
金石
台湾当局领导人在5月20日近5000字的讲话中,竟然只字未提一个中国的原则,这不能不引起岛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议论。
去年下半年以来,两岸关系发展之所以出现严重倒退,根本原因就是台湾当局某些领导人背离一个中国原则,到国际上进行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活动。要改善两岸关系,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是台湾当局应当回到一个中国的原则上来。尽管台湾当局领导人在讲话中表示不搞“台独”,强调要缓和两岸关系、“追求”国家统一,但是却回避了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中国的原则问题。难道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国家统一能回避一个中国的原则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众所周知,十几年前,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就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主张用和平的方式,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台湾问题。去年1月30日,江泽民主席进一步提出,“作为第一步,双方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义务,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规划”。无论是“结束敌对状态”的谈判也好,还是实现两岸统一的谈判也好,都必须有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双方都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并采取切实措施推动两岸关系朝统一的方向发展。如果台湾当局领导人真像他所宣称的那样,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达成国家统一”,那么,他就应当首先确立一个中国的原则。因为,只有认同一个中国,才有统一的问题。反之,离开了一个中国的原则,而去奢谈什么“追求国家统一”,岂不是毫无根据的欺人之谈?
要改善和发展海峡两岸关系,同样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已为近年来的事实所证明。近年来,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两岸经济联系不断加强,民间的各项交流和人员往来日益密切,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一步的“汪辜会谈”,也正是在海峡两岸都认同一个中国的共识下才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去年6月以来,由于台湾当局领导人背离一个中国原则,公开在国际上从事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活动,导致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多年未见的严重挫折和倒退,给台湾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台湾人民的强烈不满。在这种背景下,台湾当局才不得不摆出缓和两岸关系的姿态。然而,由于台湾当局并没有在言论和行动上真正站到一个中国的立场上来,并没有停止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活动,因此两岸关系至今没有缓和。台湾当局领导人虽然一再声称要改善、发展两岸关系,但却处处刻意回避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怎能不让人怀疑其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呢?
台湾当局领导人在讲话中一方面回避一个中国的原则,另一方面却又声称“中华民国本来就是主权国家”,鼓吹什么“主权在民”、“以台湾为主体”,并表示要“继续推动务实外交”,这实际上是搞“两个中国”,是企图分割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充分说明,他并未放弃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路线,并未为缓和两岸关系创造必要的条件。难怪在某种程度上与台湾政治走向密切相关的台湾股市,在讲话发表当天就大跌了246点。看来,对于台湾当局领导人的这一番自相矛盾的宣示和表白,广大台湾同胞很不放心。
台湾当局领导人近日不是口口声声说要面对现实吗?目前,台湾当局必须面对的最大现实就是在言论和行动上真正站到一个中国的立场上来。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台湾人民的福祉,造福于两岸人民。离开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什么改善、发展两岸关系,什么实现国家统一,都无从谈起。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绝对不能回避的。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