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汇集在科教兴国的旗帜下——中国科协五大代表学习讨论江泽民讲话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30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汇集在科教兴国的旗帜下
——中国科协五大代表学习讨论江泽民讲话侧记
本报记者李新彦贾西平
“总书记讲得很动情,我们听了很感动。”这是出席中国科协五大的代表们聆听了江泽民同志讲话后的共同感受。代表们说,江总书记的讲话是在客观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站在跨世纪的历史高度作出的。“讲话”高瞻远瞩,气势恢宏,令人精神振奋,深受鼓舞。
制约与压力
江泽民同志的这一段话强烈地震撼着代表们的心:“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还受着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比较低,以及资源、人口、环境等方面问题的严重制约。在国际经济竞争和国际关系中,我们既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科技优势的压力,又面临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
出席中国科协五大的代表大多来自科研生产第一线,他们既有在各自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卓越才华,又有关注整个国家、民族命运,主动为国分忧的品格。北京大学力学系教授王仁说,我们当中不少人是50年代从国外归来的,当时国内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很差,但整个国家是欣欣向荣的。当时我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严重威胁,正是帝国主义的枪炮激起了人们强烈的爱国心。为使中华民族不再受列强的欺侮,许多留学生都回国来了。今天,整个国家更是繁荣昌盛,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比昔日好多了,虽然我们仍面临压力,但这种压力将变成巨大的动力。许多代表在发言中都表示,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时代的紧迫感
制约与压力是我们面临的现实,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我们的国情。只有正视制约因素与压力,才能唤起人们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作为科教兴国的主力和先锋,代表们针对我国科技、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直陈利弊,畅所欲言。在由数、理、化、天文、地学和系统工程等18个全国性学会代表组成的一团讨论中,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所长母国光教授说,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重大科技问题,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比较容易通过国家统一组织攻关来解决,现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怎么搞,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如果外国独资的高技术企业引进太多了,我们的民族高科技就有被冲击的危险。他建议,把我们的高科技单位与外国的高科技企业融合,为民族的高科技提供用武之地。中科院物理所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忠贤建议,中国科协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实事求是的人才调查,看一看我们国家现在到底科技“帅才”有多少,“将才”有多少,以此为根据来制定科技项目申请及科技人员任用的年龄划线。他认为国家应重点支持一个科研群体,为这个群体创造能持续工作3年、5年甚至10年的条件。中科院地球化学所研究员欧阳自远说,现在对青年科技人员的奖项太滥,弄得有些人无法静下来工作,终日为获奖奔忙,这不利于青年人才的成长。著名光学家王大珩说,搞科学研究也要老中青三结合,谁应该当“运动员”,谁应该当“裁判员”,要分工合理,统筹安排。年轻人正是创造力最旺盛的时候,一般不要过早地让他们做组织工作。代表们在发言中对人才培养问题都十分关注,一致呼吁为青年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
振兴中华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这后一句我们过去强调得不够”。中科院北京电镜室主任张泽颇有感触地说,“每天上班的那条路都被考托福、考GRE学生的自行车挡住了。走进实验室却看到了真正踏实搞科研的青年人不多。这种现象,除了种种原因之外,是否意味着我们对青年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太弱了?”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在五千年的历史中,有过辉煌,有过屈辱,始终奋斗不懈,自强不息”。代表们重温江泽民主席这段话,感慨万千。他们说,现在我们经济发展了,国力壮大了,但我们一定要教育青年人,勿忘屈辱。只有牢记昔日的屈辱和痛苦,才能懂得今天的独立与富强来之不易,才会万众一心,科教兴国。
爱国主义一直是我国知识分子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光辉旗帜。出席会议的千余名代表学习江泽民主席讲话,更加感到自己肩负着光荣而重大的历史使命。科学研究是一项奉献的事业,特别是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和国际激烈竞争的压力下,更需要发扬为祖国、为民族、为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代表们表示,坚决响应江泽民总书记的号召:“在科教兴国的光荣旗帜下集合起来,团结进取,顽强拚搏,为胜利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而努力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