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宛如平常一段歌——记北京八宝山殡仪馆整容师张浩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5-31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宛如平常一段歌
——记北京八宝山殡仪馆整容师张浩林
满东燕
尽管他被誉为生命最后一站的整容师,尽管他已在殡葬战线默默工作了20余年,但当谈及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经历时,他却觉得宛如平常一段歌。
时间追溯到1976年,那时,他还是个22岁的小伙子,当被招到北京八宝山殡仪馆成为一名接尸工人时,他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能从农民成为一名工人,他心里很高兴,可一进火化厂的大门,总有种阴森森的感觉。
接尸的第一天到同仁医院拉杂碎,里面有作手术的人体骨骼各部位,还有死婴。当他以最大毅力装完后,把手用酒精和肥皂洗了又洗,一幕幕可怕的情景,使他吃饭时直想吐。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咱们这一行就是那三百六十行之内的,你要想争当一名状元,是不能退缩的,退缩就是没出息!”老师傅的话再朴实不过了,但它深深震动了张浩林的心。
他不仅没有退缩,而且越干越出色。由一名接尸工人成为一名美容师。
在人们看来,给生者整容是增添美感,给死者整容是不可思议的。但张浩林却这样说:当悲痛万分的家属看到自己故去的亲人通过整容神态安详的样子时,在精神上和感情上都能得到安慰,我就感到干殡仪是社会的需要,更是失去亲人的人们的需要。
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在昌平发生一起车祸,翻车后起火烧死了司机,司机单位领导把死者拉到八宝山,要求尽量能恢复死前的样子。张浩林打开一看,遗体完全变形了。望着该单位领导焦急、恳求的目光,想象失去亲人的家属看到一具可怕的不完整的遗体是怎样的心情,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整好。他发现了司机驾驶证还残留着,并且能辨认出死者生前的容貌。于是他对着照片把鼻子、眼和耳朵做出来,然后把眉毛眼线画出,调好脸的色彩,再把身体整好,穿好衣服、鞋子。当全部整完后,已是第二天凌晨5时多了。单位领导看着貌似生前的死者,连声说:“太谢谢您了,您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这下可以向死者的父母有交待了。”说着拿出200元钱,让他买烟买酒,经张浩林再三劝阻他们才把钱收回。
20余年,经他手整容的遗体有五六千具。“为死者留下不朽的名,为生者留下不朽的爱”,这是八宝山殡仪馆一句人人皆知的话,也许正是这段话鼓舞着张浩林和像他一样不知疲倦工作在殡葬岗位的平凡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