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阅读
  • 0回复

关于发展连锁经营的辩证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01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者论坛

  关于发展连锁经营的辩证思考
姜增伟
内容提要:连锁经营是当今世界上通行的商业经营方式和流通组织形式,发展连锁经营是我国商业流通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改革。为了使其健康发展,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正确处理连锁经营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数量与质量等方面关系。企业自身努力是发展连锁经营的内因,而良好的外部环境则是必要条件。
近几年来,连锁经营在我国开始起步,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连锁经营的发展有其内部规律,我们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发展连锁经营中的矛盾和问题,使连锁经营在我国健康发展。
一、内在要求与外部条件
连锁经营是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种由若干个同行业门店,以共同进货或授予特许权等方式连接起来,共享规模效益的、先进的商业经营方式和流通组织形式。它是继百货商店之后流通业的又一场革命,对推动生产、引导消费、降低流通费用、完善和规范流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连锁经营已成为国外商业首选形式之一。在一些发达国家,连锁经营约占市场销售额1/3左右,美国已高达60%。由于连锁经营把现代大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商业领域,达到提高协调运作能力和规模效益的目的,因而具有多项优势。连锁经营实现了店名、店貌、商品、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化,采购、送货、经营决策各负其责的专业化,商品购销、信息汇集、广告宣传、员工培训、管理规范等方面的统一化,从而改变了过去那种购销一体、柜台销售、单店核算的传统商业经营形式,把复杂的商业劳动分解为如同现代工业生产流水线上每一个环节那样相对的简单,并且提前固化于商品中,大大提高了经营效率和流通效益。
在我国发展连锁经营,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形成新的产销和批零关系;有利于促进商业企业组织结构、经营体制、产权、利益分配等方面的调整和改革;有利于减少商品流通环节,加速周转,提高规模效益,降低经营成本;有利于提高商业组织化程度,发挥整体优势,增强竞争实力。发展连锁经营是我国流通领域现阶段一项带有方向性的重大改革,是建立现代化商业的内在的客观要求。
同时,我国已具备发展连锁经营的基本条件。如,人均收入已达到一定水平。根据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当年人均收入达到200至600美元时,连锁经营开始发展;年人均收入达到600至800美元时,大规模、国际化的连锁经营开始出现,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199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3179元,折合380多美元,已经达到起步和发展的水平。又据估算,像上海、北京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和地区,人均收入已超过5000元,折合600美元左右,已经具备加速发展连锁经营的条件。此外,我国城市发育程度日趋成熟,商品供应日益丰富,货源充足,流通产业有了较大发展等,也为发展连锁经营提供了必要基础。
二、全面发展与突出重点
连锁经营要受到生产和消费以及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在具体发展和实施中,要注意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坚持全面发展和突出重点相结合的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
在发展地区上,重点应放在经济发达,生产、供货、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较好,设施比较完善的地区和大中城市。特别是少数特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其它地区则要根据客观实际适当发展,避免盲目性,绝不要一哄而起。
在经营形式上,连锁经营适合于各种经营业态,如综合商场、超级市场、便利店、专卖店、快餐店以及各种服务行业等。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当前发展连锁经营,应当以“为民、便民、利民”为指导思想,以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为基本顾客,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为经营宗旨,以大众化生活用品和“菜篮子”、“米袋子”食品为主体商品,以超级市场、便利店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快餐业、服务业门店的连锁经营为主要形式。这样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规模层次上,当前重点是发展中小型企业的连锁。在发展初期,由于资本、技术、经验等方面的原因,只能以发展小型连锁为主。近几年来,城市商业设施建设趋向于大型化、高档化,而位于居民区的副食店、粮店却大幅度萎缩,造成社会商业营业面积扩大与居民购物不便并存的反常现象。因此,重点发展中小型企业的连锁经营,既符合连锁经营这一新生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又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在连锁网点建设上,应当重点利用原有商业网点和基础设施。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全国大中城市,尤其是居民区,已经形成了一套布局合理、大小搭配、各负其责的副食店、粮店、菜店等供应网络。国有商业在历史上形成的良好信誉,企业多年积累的丰富经营经验等,都是发展连锁经营的良好条件。通过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将会采用联营、兼并、入股、租赁等方式,发展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新型连锁商业企业。
三、统一性与多样性
一个规范、完整的连锁公司包括总部和门店两个层次,总部的职能是管理、进货、配送、核算、策划广告宣传和制定经营方针,门店的职能主要是销售。因此,统一性是连锁经营的核心,多样性是连锁经营的基础和生存条件。
统一性是连锁经营的主要特征。它主要体现在统一管理方面,即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店名店貌、统一经营方针、统一服务规范、统一广告宣传和统一销售价格等“七统一”。其中,统一采购和统一价格是核心。统一管理是连锁经营的实质所在,是决定连锁经营性质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有的商店,虽然统一了店名,店貌也都一样,但各门店仍然独立采购,自行进货,从本质上讲,根本就不是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它可以选择多种业态,采取不同的营销方式。如超级市场、专业店、百货店、折扣店、方便店、无人售货店等。
我国目前已出现七种类型连锁商店:一是超级市场连锁店,主要经营副食品、日用百货等;二是便民连锁店,门店都开设在居民区,主要经营粮油制品、副食品、小杂品等,营业面积不大,营业时间长;三是精品专卖连锁店,经营国内外名牌商品,主要特点是保真,服务周到;四是综合商场连锁店,主要为国内著名的大型零售企业所开设;五是快餐连锁店,提供标准化、系列化、大众化的餐饮服务;六是照相、洗染、修理、美容美发等服务业连锁店;七是五金工具、建筑材料、机械配件等生产资料销售连锁店。
连锁经营的多样性还体现在营销方式和经营定位上。不同的连锁公司以至同一连锁公司内的不同门店,可以制定不同的经营策略,确定不同的经营形式和市场定位。这主要根据公司和门店所在地的消费者购买力水平、消费习惯、消费心理、风俗民情等因素来确定。例如,“麦当劳”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要求其门店根据所在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消费者的饮食习惯以及文化特点,确定不同的具体服务内容。
四、数量与质量
连锁经营是以一定数量门店的分散经营获得规模效益的一种商业经营与组织形式。数量是连锁经营的外部条件;质量是连锁经营的本质要求;效益是目的,速度是保证。
目前,我国在总体上还处于发展连锁经营的起步阶段。一些地方的连锁经营效益不佳,除了自有资金紧张、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开店初期还贷困难等因素外,门店数量太少也是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费用与门店数量成正比关系,但当连锁分店达到一定规模时(国外通常以11个门店为界),随着门店数量的增加,平均费用就会呈下降的趋势。只有增加连锁经营的门店数量,才能扩大销售规模,降低费用,获取最佳效益。如何确定连锁门店的数量?一是必须有一定的量,即开办一个连锁公司所需的最起码的门店数量;二是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达到一定的门店数量,这是根据便于总店统一进货后加工配送的原则,由在合理的经济区域内运输距离对费用的影响和时间要求所决定的。根据我国高速公路还不发达的现实,目前暂时不具备建立总部与门店距离较远的连锁公司;三是要避免为了在一定区域达到一定的数量而不注意相应的密度。具体来说,就是门店不能过于密集,防止出现事倍功半的局面。同时,必须考虑建设门店的速度问题,发展门店的步伐过快,短时间投资数量过多,会使企业负担加重,还本付息压力加大;建设太慢,门店数量太少,又不利于早日形成批量进货和销售的规模优势,获取效益。根据我国上海等地的连锁公司的经验,一般在开业2—3年内达到13家左右的门店数量,公司开始体现效益。
五、政府重视支持与企业自身努力
在我国发展连锁经营,不仅是商业流通领域里一项具有方向性的重要改革,而且对生产、消费以至社会文化各方面都将产生影响。
但是,应当认识到,企业积极性是发展连锁经营的动力,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在连锁经营的发展初期,除了企业自身努力以外,政府和有关部门也要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导,创造一定的外部条件。具体来说,一是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要认真研究解决目前影响连锁经营发展的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等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发展连锁经营主要应采取经济办法,兼顾到各方面利益,而不能强行连锁;二是认真落实发展连锁经营的启动资金和解决连锁经营的税收合理负担问题;三是对连锁经营的工商登记要尽量简化手续,予以支持;四是制定规划,促进连锁经营健康发展;五是组织连锁经营企业之间的经验和信息交流,利用各种形式培训人才等。当然,外部条件改善以后,连锁经营能否发展,还要取决于连锁企业自身。新的经营与组织形式要有新的机制。要以改革的精神发展连锁,而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用计划经济时期的老办法搞连锁经营。否则,又要走上偏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