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西欧经济亮“红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04
第7版(国际)
专栏:专论

  西欧经济亮“红灯”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谷源洋
进入1996年,美国经济仍在温和增长,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2.8%。日本各项经济指标也表现不错,预示日本经济开始真正复苏。但与美日相比,西欧经济表现却显得逊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4月间发表的《1996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1996年欧盟的经济增长率仅为1.8%,其中德国为1%,法国为1.3%,英国为2.2%,意大利为2.4%。西欧经济表现不佳,使欧洲股市一片暗淡。
德国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享有“欧洲经济火车头”的美誉。然而近两年来,这个“火车头”却成了“跛脚鸭”。统计资料显示:1994年,德国的经济增长率为2.9%,1995年降为1.9%。5月份,德国又将1996年预计的经济增长率下调为0.5%。德国经济每况愈下,使西欧产生了危机意识。目前,人们不再陶醉于“德国楷模”,而是在议论“德国病”。这种病的主要症状可以概括为“三高”:
(一)高工资。过去40年来,由于德国经济的发展,职工不断要求提高工资。政府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并想显示其制度比东德优越,不断满足这些要求,导致工资节节上涨。1994年,德国西部地区工人的小时工资是43.97马克,为世界最高水平。高工资造成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削弱了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高福利。德国的社会福利涉及方方面面,十分周到。包括职工可以提前退休,并领取百分之百的退休金;职工享受优越的医疗保险制度;低工资的职工有国家的各种补贴,如房屋、水电、多子女以及度假补贴;退休职工去世后,男女任何一方仍可继续领取死者退休金的60%,等等。社会保障费用约占财政支出的1/3。高福利使得企业必须支付高额的附加费用,致使德国的间接工资成本也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三)高税收。高福利支出,来源于高税收。德国企业缴纳的税率高达50%,远远高于美、日等国。1995年,德国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税额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
“三高”引来的苦果是,企业纷纷裁员,并把部分生产转移到国外,利用国外的廉价劳力,增强其产品的竞争力。然而,这种做法又引起了德国国内严重的失业问题。目前,德国的失业率为11.1%,约为420万人,达到战后的最高水平。
由于西欧各国经济的互动性很强,因此,德国经济的减速就使得其他国家的经济很难振作。西欧经济发展迟滞不前,被视为当前全球经济扩张的“最大威胁”。为了阻止经济继续下滑,西欧国家推出了一些新的措施:
(一)改革已经千疮百孔的社会福利制度。去年11月15日,法国总理朱佩提出了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其基本思想在于通过对保险管理体制的调整与更新,控制开支,削减赤字,争取两年后实现社会保险体系收支平衡。最近,德国政府开始实施近一二十年来最大规模的经济稳定与成长计划,包括冻结工资、减少退休金、削减医疗补助、减少失业救济金等。
(二)通过降低利率刺激经济继续增长。今年4月18日,德国联邦银行将贴现率从3%降为2.5%,为1988年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在德国带动下,西欧其他国家随之降息。由于德国等主要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依然很低,因此,尚存有再降利率的空间。
(三)马克等西欧主要货币纷纷贬值。自1996年以来,德国、意大利、英国、瑞典和西班牙等国的货币均已贬值,其中马克贬值6.1%,各国货币与美元汇价,基本回归到比较合理的水平,因而有利于扩大出口和经济复苏。
(四)大力削减财政赤字。1995年,西欧多数国家在削减财政赤字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仍只有爱尔兰、丹麦和卢森堡三国的财政赤字符合马约对统一货币的规定标准,即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然而,德国的财政赤字却有增无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4年的2.6%,增至1995的3.5%。因此,最近德国采取了强硬的削减财政支出的措施,力争在1997年将财政赤字降到马约规定的标准。
(五)积极开拓新的目标市场。西欧国家深刻地认识到要推动经济增长,仅靠其内部间相互的贸易是不够的。因此,它们积极发展新的对外经济关系。一是南下,发展同地中海沿岸国家的经贸关系;二是加强同南锥体共同市场的经济联系;三是远征亚洲,通过今年3月召开的亚欧首脑会议,把欧亚两大陆联系起来,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西欧国家把1996年上半年作为“亚洲半年”。
综上所述,目前西欧经济增长迟缓,可以说只是“增长的停顿”。由于西欧国家正在进行经济调整和制度改革,加上低利率、低通货膨胀以及马克汇率向正常水平回归,因此1996年下半年,西欧经济将会继续回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