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霍锦国——痴心打井梦成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04
第4版(要闻)
专栏:中华儿女

  霍锦国——痴心打井梦成真
谭永丰唐向志刘世清
河南省郏县宜村乡张村塬,有位名叫霍锦国的二等乙级残废退伍军人。他历尽艰辛,耗资12万元,为乡亲们打出了一口梦寐以求的水井。
1973年,霍锦国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当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幸受伤致残。1982年,他谢绝组织照顾,揣着一个二等乙级残废军人证毅然回到故乡。看到乡亲们仍过着种庄稼望天收,甚至吃水都成了“老大难”的苦难日子时,他落泪了,一种难于言状的激情强烈地撞击着他的心扉,打井自救的念头从此在他心里形成。
祖祖辈辈过惯了缺水日子的张村塬人,对井的渴望,仅仅是在酣然的梦境中,打井在这里史无前例。“如果一个人能在人生旅途上选择一项、两项对你对我、对社会都有益的事情而坚持不懈地努力完成,那样生命才会更有意义。”霍锦国把这句话付诸行动。打井需要钱,而他一贫如洗,钱从何来?捡破烂,推人力车,做生意,戒烟戒酒戒肉,他开始了“井梦”成真的劳碌,终于凭血汗积攒了5万元钱。家资过万,这在张村塬是绝无仅有的。人们琢磨着霍锦国会盖一栋小洋楼,买台大彩电,而他却坦然地告诉乡亲们:他要在村里打一口井。此言一出,村民们议论纷纷。妻子对他的打算极力反对:“过日子,谁不图个舒坦,天旱就把咱一家旱死了?打井操心劳神,吃苦受累,还得花很多钱,咱住都没个住处,还打个啥井,咱要盖房。”妻子说的是实情。为大家打井,为自家盖房,都需要,但是又不能同时进行,霍锦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打井!井址就选定在他家的责任田里。
备料、立井架、破土动工,打井的初期工程进展十分顺利,1991年11月,人们渴求已久的地下水终于从井底冒了出来,许多人赞叹不已。可是,霍锦国还没来得及品尝一口井水的滋味,由于经验不足和施工不慎,井筒发生倾斜导致坍塌,成功的喜悦瞬间又被深深地埋入井底。霍锦国不忍心看着井就这样“夭折”,以后的日子里,他又进行了四五次修复,次次都以失败告终。而且井塌陷面积越来越大,最大直径达9.35米。面对这样的惨状,人们非常惋惜地说:“废了”。至此,霍锦国辛辛苦苦挣来的5万元“血汗钱”连同借贷的3万元钱全部填进了那个“黑窟窿”,人们估摸霍锦国该歇手了。
然而,霍锦国并没有就此罢休。他四处奔波,请教老农,拜访内行,勘察地况,分析井情。通过一年的奔波求教,一套完善可行的修复方案——混凝土砖拼圆自然沉降法拟定了。他那矢志不移、孜孜追求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妻子,感动了周围所有的人,在村民们的帮助下,他又一次对废井进行了修复,1994年7月29日,废井修复成功,11月份圆满竣工。面对成功,霍锦国显得有些茫然,竟好久不敢相信。当清醒地意识到,井确实是打成了时,他欣喜若狂,满村子地跑着、喊着:“我胜利了,我成功了。”
井成了,霍锦国的家穷了。
为了打井,霍锦国借贷、赊欠,先后投资12万元。1995年,他向邻居借了100公斤小麦,勉强过了个年,孩子过年穿的是从箱底翻出的旧衣裳,村里人给他家写了这样一副对联:“身无分文家无粮,吃粗穿旧度时光”,横批“痴心打井”。提及这些,霍锦国总是压抑不住那一行行酸楚的泪水,但看着井水为村民们带来了出人意料的收益时,他又不止一次地说:“累得值,苦得值。”修复成功的井,下直径为5.14米,深38.5米,出水量为100立方米/时,在旱情严重时,可灌溉小麦800余亩,亩增产150公斤之多;浇西瓜地200余亩,每亩收入3000元左右;浇苹果园1000余亩,每亩增收2500余元——这是乡亲们统计出的一组数字。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军分区)
四川省达川市开小吃店的邹朝碧,用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办起了一所孤儿院,抚养了12名孤儿。她用一腔挚爱,精心照顾孩子们吃饭、穿衣、学习……孩子们说她“比亲妈还亲”。《中华儿女》下期刊登第14篇《邹朝碧——倾其所有抚孤儿》。——编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