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贯彻重在建设方针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04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

  贯彻重在建设方针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任喜贵冯凌云
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党组织,都必须贯彻重在建设的方针,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为了把这一方针落到实处,必须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关系,眼睛向内,着力抓好本
单位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大环境和本单位内部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一个单位的文明状况,毫无疑问,要受到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社会大环境又是由每一个小环境所组成的,社会大环境的改善寓于各个单位内部环境的优化之中。全国各个地区、每个单位都眼睛向内,坚持从本地区、本单位自身抓起,从一个个具体问题抓起,量的积累就会引起质的变化,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不断进步。那种认为没有社会大环境的净化,本单位内部环境很难改善的片面认识,在实践中极易导致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思想和行动。
营造好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内部环境,是各级领导干部不可推卸的责任。所谓“守土有责”,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积极主动、坚韧不拔地防止和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克服种种消极腐败现象,切实抓好本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毋庸讳言,今天我们的社会大环境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消极现象,如有些人理想淡漠,信念丧失,价值观扭曲,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滋长;有些人受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重利轻义、目无法纪、道德沦丧等问题,都需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切实加以解决。但这些都是今天我们社会大环境的支流。我们必须看到,我们的社会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社会,我们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有利于产生和强化诸如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进取精神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给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中央关于弘扬主旋律,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扫除各种腐败丑恶现象的方针、政策、措施十分明确,力度不断加大;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大量涌现,等等。这些才是我们社会大环境的本质和主流。因此,我们既不能忽视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对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而丧失警惕;更不能把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都归咎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而放弃责任。各地区、各单位的领导一定要克服埋怨情绪和等待、观望、依赖思想,眼睛向内找差距,躬身务实练内功、聚正气,努力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为建设一方净土尽责任,为转变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作贡献;要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引清治浊、吸收借鉴,形成合力,不断提高本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这些年来,有关单位结合本职工作实际,采取各种形式,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开展诸如“50句”服务忌语、全国铁路“形象设计”、“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既优化了内部环境,又促进了社会大环境的转变和改善。
正确认识和处理领导带头与群众参与的关系,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精
神文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
精神文明建设是群众的事业,广大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领导干部既是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又是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干部的言行将起重要作用。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当好表率,树立起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才会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和向心力,从而得到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取得精神文明建设的真正领导权。现在,有的单位在分析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时,往往是看群众的问题多,找领导自身的问题少,或者是只看到一些问题的现象,而没有从现象中深究领导自身的原因,这种“药方”必然不对路。应当指出,强调领导干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是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特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共同的理想为基石,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而理想信念的树立,道德情操的养成,纪律观念的增强等,往往需要“采取讨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就是说,用教育和疏导的方法去解决”。如果离开领导干部的正确引导和表率示范作用,思想教育就会苍白无力,甚至会引起群众的逆反心理。
领导干部要当好表率,就是要在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的“热点”问题上,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群众不做的,领导干部首先不能去做;凡是党和国家倡导的新风尚,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去实践。决不能当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领导干部要当好表率,就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不尚空谈,多干实事,从具体事件抓起,每年办几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使群众不仅从道理上而且从实事中感受到领导干部确实是人民的公仆,是群众的贴心人。这样,理想纪律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才会有效。领导干部要当好表率,就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大力宣传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歌颂真、善、美,旗帜鲜明地弘扬正气,同时要同不正之风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鞭挞假、恶、丑,毫不留情地反腐祛邪。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调动起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使精神文明建设更加广泛深入地健康发展。
正确认识和处理目标与手段的关系,着眼于精神文明建设根本目标的
实现,探索具有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自身特色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为实现这一根本目标所实施的内容和采取的方法,则是手段。目标决定手段,而手段是为目标服务的。许多单位的经验表明,要使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落到实处,必须在实践中把根本目标的同一性同实现手段的多样性辩证地统一起来,不断探索符合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这就是说,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根本目标对每个单位来讲,都是同一的。然而,根本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会有着不同的阶段性目标。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差异,各单位自身的情况不同,因此,各地区、各部门精神文明建设会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必须指出,有的单位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只讲所谓的“轰轰烈烈”,只计所谓的活动方式、参加人数、教育次数等,而忽视活动效果的做法,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这不仅无助于根本目标的实现,而且反会严重挫伤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因此,上级领导部门在指导基层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时,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可在一些具体做法上统得过死;要充分发挥各地区、各单位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各地区、各单位在确定精神文明建设阶段性目标、具体内容和方式方法时,必须把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上级部门的宏观指导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既体现出各地区、各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显著特点,又体现出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的普遍性要求。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善于发现和认真总结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鲜经验和有效载体。这样的经验和载体,来自群众,紧贴实际,针对性强,便于操作,因而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对各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中,要把手段和目标统一起来,重点放在考核目标的实现上。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克服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
正确认识和处理领导重视与建立机制的关系,不断加强和完善两个文
明建设同步运行的制度保证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使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互相促进、同步发展,关键在领导,根本在机制。我们在实践中深深感到,领导的重视和表率作用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前提,没有这一条,其它无从谈起。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从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一个领导的政治水平和把握全局的能力。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是领导干部讲政治、讲正气、讲大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狠抓落实,毫不放松。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有的地方抓精神文明建设时紧时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还必须从改革入手,强化管理,逐步形成一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机制和体制。这样,抓精神文明建设就不会因领导干部的更换而改变,也不会因领导干部的认识变化而波动。
从一些单位的实践经验和作法来看,首先,要建立健全党委全面领导,党政工团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其次,要建立双管齐下、同步运行的可操作的工作机制。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涉及方方面面,贯穿于经济建设和各项业务工作。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把两个文明建设融为一体,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使之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近几年来,一些企业创造并总结了“双文明一体化管理”的模式,在管理工作中坚持把握六条原则,即双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一起制定和下达;政策措施一同研究;资金使用统筹安排;思想政治工作共同承担;思想道德和文化技术教育统一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同时并举。这种工作机制,较好地克服了过去长期存在的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再次,要建立上下结合,内外监督,组织保证的制约机制。为了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落实,要把这些制度执行的情况和效果,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考核应坚持公开、透明原则,要把上级组织考核同群众评议结合起来,把内部考察与社会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并将考核的结果与领导干部的使用、奖惩挂钩,使领导干部始终处于自我加压、自我约束之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