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一方水土一方人——记贫困地区农民开发土地资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05
第1版(要闻)
专栏:中西部的希望(下)

  一方水土一方人——记贫困地区农民开发土地资源
本报记者安洋刘亮明孟西安
我们从黄土高原南下西南丘陵,又从云贵高原西去青藏高原,脚下的土地时而粗犷得让人惊心动魄,时而温馨得叫人留连忘返。
我们跨越高原,依次从四川盆地走向准噶尔盆地,不断更替在眼前的农民俭朴得催人泪下,富有得令人嫉妒。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可谓千年法则。我们走过的那片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4,她以其无与伦比的魅力吸引亿万农民辛勤劳作,走向富裕,走向幸福,又以其尚未根治的贫瘠使几千万农民未能摆脱穷困。而这后者,正是中西部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用心血和汗水养育土地
甘肃定西。古有“苦瘠甲于天下”之称,今有“定西定,陇原安”之说,这方水土曾使多少人揪心洒泪。4月9日,那个雨雪交加的日子,我们把双脚的泥泞带进卢凤英的院子。这是官兴村极为普通的一户农家。雨雪中,56岁的卢凤英正张罗着与村人一起为儿子的新房起墙架梁,三间土坯房得用去上万元。“在老天爷给下的这地方,能活到这一步可真不容易”,她干着,说着,笑着,虽头顶霜白却满脸春风。
在郑跃华的粮囤前,我们强烈感受到这种“不容易”的分量,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六口之家,去年虽遭遇了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但郑家的粮囤里仍有2500公斤小麦备用。他说:“原来好年景心里都直打鼓,现在一点都不慌,你随便走一家,摸摸席囤就明了。”
眼前的事,若在他乡实在无足挂齿,而发生在定西,就是奇迹,因为,这里曾经是一个“饮无水、耕无地、体无裹”的地方。
生存环境恶劣,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特有的问题,岁月没有磨灭农民对富裕的渴望,积十数年努力,他们总结出各种对付贫困的办法。在定西,任意碰上一位农民都能把小流域治理的专业术语讲得栩栩如生,都能将“山顶戴帽子,山腰缠带子,沟底穿靴子”的道理摆得明明白白。从1983年起至今的13年中,他们披星戴月,硬是一尺一尺地将2334平方公里的沟沟壑壑换了模样;硬是一寸一寸地新修保水、保肥、保土的梯田108万亩,人均5.1亩;硬是一棵一棵栽种了128万亩的山林,其中经济林过半。没有水源,他们在院里打水窖,在地里建蓄水坝,把金贵的雨水一滴一滴汇集起来,用于当紧处。
今天,在定西的不少山村,在宁夏六盘山区、川陕秦巴山区、山西吕梁山区、云贵乌蒙山区……仍有为数不少的农民被贫困所惑,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缤纷五彩,绝大多数的农民依然以土地为生,以那一方水土为托。
陕西商洛。“九山半水半分田”,与繁华似锦的八百里秦川形成强烈反差,“吃了上顿有下顿”,曾是当地农民梦寐以求的宿愿。土石山的中坪村有个叫王贤印的汉子,整整17个春夏秋冬,他带领村人治理了12条沟,一道梁,把角角落落的黄土收集汇总成330亩梯田,全村粮食产量由4.5万公斤增加到16.7万公斤,村里有了余粮,有了新瓦房,有了彩电,户均存款1万元。去年12月22日,江泽民总书记的手与他那布满老茧的手紧握在一起,总书记的双眼湿润了:“看,手都变了形。”王贤印认定一个理,农民缺啥也不能缺地,有了地,再有了头脑,有了科学技术,金银财宝也能长出来。
被称为“沙漠克星”的榆林人,用一排排木桩、一道道篱笆,把7000多亩沙漠,变成了7000多亩绿地和鱼池,“人进沙退”的口号,通过他们双手变为现实。
土地的忙碌与喜悦千卷难书
水土难养人,水土无辜;贫穷向富裕,人类有责。在采访中,我们透过“一方人”的精神,更多地感受到了“一方水土”为何会有神奇的变化。
在“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农科院所与农民的田地融为一体,新种子,新耕作,在农民的地里很快变成新收成、新效益,肥沃的土地不断地吸收新鲜的养分,仅省农科院推广的六大作物品种,5年时间,就使1.3亿亩地里增产粮食23亿公斤,增产油菜籽970万公斤,增产皮棉3500万公斤,增长效益37亿元。农民说,“过去种粮靠天靠地靠运气,今天种地靠院靠所靠科技”。
在一望无际的河西走廊,“土地爷”再不满足于春种秋收的悠闲时光,一座一座的大棚,一片一片的日光温室,一层一层的银色地膜,“冬生青菜,春结瓜果,夏熟小麦,秋产玉米和棉花”,土地变得格外的忙碌和喜悦。
在蓝天白云下的喀什地区,那块并不耀眼的土地,接纳着一项又一项新的栽培技术,一茬又一茬白生生的棉花占到全国产量的1/9。
在八百里秦川,我们看到了立体农业的风采;在青海牧民的草牧场,我们领略了绿洲农业的神韵;在黔西石灰岩地区,昔日石漠化的山梁,已为梯田环绕;在延安果农的果园里,我们感到了一串串新的希望扑面而来。
希望,生机,亮点,比比皆是,千卷难书。这使人看到中国农民如何在贫瘠的土地上播种出希望。15年来,靠着国家一项又一项的扶贫工程,我国的贫困人口已经逐步减少。他们每一步艰难的跋涉,都对中西部乃至全国产生深刻的影响。
“土地是母亲,科技是梯子,登上梯子奔小康”
春去夏至,让我们看看有田可耕的中西部农民在忙些什么?
在定西与冉彩碰面时已是黄昏,他那有些苍老的面容难以辨清他是一个43岁的中年人,他背着书包,夹着马扎正向夜校走去,“地膜玉米的技术我操持的还行,可地膜春麦的技术我还不沾,今年先搞5亩试试,那一天我误了一节课,夜里得补回来,出了差错坑自己啊!”他沾过科技的光,去年仅地膜洋芋就收入了800元,连卖粮、卖油料算下来,收入了4300元,四口人过得有滋有味。他所在的大坪村,有一条标语特别醒目:“土地是母亲,科技是梯子,登上梯子奔小康。”
商洛中坪村的那个王贤印,如今还在带领群众修坎坎田,所不同的是,他们把科技人员请进山,对新修的田逐一作了土壤测试,以便配方施肥,他们要把水引上山,他们要把大棚菜送进城,138户人雄心勃勃。
回眸定西,回眸商洛,贫瘠中蕴藏着潜力。看看定西人,看看商洛人,朴实中深藏着智慧。
中西部的土地资源丰富,中西部的沙化和岩石地又占全国的70%,如何使其为人所用,惠利于民,无疑是全国和中西部人的共同课题,我们只能用科学的精神和自身的努力去解答。
像定西和商洛那样贫瘠的地方,在中西部正一片一片减少,像定西和商洛那样尚不富裕的人,在中西部正一户一户改变。他们每前进一步,中国的历史就会写下崭新的一页。他们多一分创造,我们就多一分富饶。我们多一分关怀,他们就多一分活力。
我们期待着,中西部期待着,这一方土地孕育着美好的未来。(附图片)
压题照片:陕西省城固县近几年大力发展蔬菜生产,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1.9万亩,成为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种植产业。这是该县土特产加工厂的工人在车间挑选脱水蔬菜。
新华社记者刘泉龙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