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邹朝碧——倾其所有抚孤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06
第4版(要闻)
专栏:中华儿女

  邹朝碧——倾其所有抚孤儿
本报记者官建文
四川省达川市开小吃店的邹朝碧,倾其所有——金钱和精力,为十二名孤儿营造出一个宽敞舒适、充满爱意的家。
一九八六年,已二十九岁、有两个女儿的邹朝碧不愿再在大锅饭里耗下去,辞职干了个体,在不足二十五平方米的居室中辟出临街的五平方米开副食店。她立下一条规矩:挣钱不贪钱,尤其不赚黑心钱。畅销货她不涨价,滞销的就贱卖,加上货真价实秤足,街坊都买她的东西。后来,她一家迁入丈夫单位宿舍,便改营小吃。她卖小吃,用新鲜肉和上等调料,市面上的辣椒油不好,就自己熬。很快,她的小吃在达川市卖出了名。她趁势开了第二、第三、第四家小吃店。靠勤劳和诚实,一瓶酱油一斤盐,一碗凉粉一碗面,几分几角地挣,积少成多,六七年下来,她有了几十万元存款。
邹朝碧赚了钱不乱花。她一家人都穿廉价衣服,鞋破了,补了再穿;歌舞厅、影剧院不去,连麻将也不识。她认为,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这样花掉,太没意思。她要用靠好政策挣来的钱,办点有益于社会的事,哪怕只办成一件。
“金钱如肥料,撒播才有用”,但不能无意义地撒。她想到了办一所孤儿院,接收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
报告送上去,市领导很赞赏她的义举,同时也担心:孤儿院需要长期的金钱与身心的投入,一个个体户能做到吗?
邹朝碧想办的正是这样的事,她要“以店补院,以院促店”,把平常以次数计算的“献爱心”活动变成长期的事业。丈夫魏在新不仅大力支持她,而且“妇唱夫随”:辞去市电子公司经理职务,停薪留职,帮助筹建孤儿院。他知道,妻子无法兼顾两头。
邹朝碧办孤儿院的消息不胫而走,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流言蜚语随之而来,但更多的人在默默地支持她。
经过一年多努力,一九九四年秋,“达川市私立海达孤儿院”建成了。好大的院子!占地七点零三亩,有一幢以磁砖贴面、建筑面积一千八百平方米的两层小楼,还有绿地、花圃、荷花池、观鱼亭、水晶宫,等等,它耗尽了邹朝碧的全部积蓄——八十余万元。
乡镇民政部门送来了十二名孤儿。剪彩、典礼、赞扬、祝贺之后,是艰难的又一步。十二名孩子,最大的十五岁,最小的才七岁,要吃,要穿,要上学,要办各种手续;有病的要治病,甚至半夜送医院;不良习惯,要慢慢改。最小的孩子,刚来时头上有疮痂,腿有点儿拐,还尿床,要天天给她洗头,夜夜陪她睡,直到痂掉了,不尿床了。腿拐是因为缺钙,就天天给她熬骨头汤,半年多才明显好转。邹朝碧整天忙小吃店,一有空就往孤儿院跑。她常常忙得忘记吃饭,但十二个孩子,身上都穿着她亲手织的毛背心,一针针,织的都是她的爱心。孩子们最初叫她邹姨,后来都改叫她妈妈,说她“比亲妈还亲”。
为了节约开支,夫妻俩让大女儿也停薪留职,当了孤儿院管理员。为了孩子们的学习,他们聘请了一位自学英语成材的专职教师,辅导英语和管理晚自习。邹朝碧有个愿望:在这些曾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孩子中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大学生!
邹朝碧一家三个劳动力,全都为孤儿院工作,没有分文工资。原有四个小吃店,因管不过来,停了两家。剩下两个小店,每月利润七八千元,仅够孤儿院日常开销。为孤儿院,她总共投入了一百余万元。她说:“我虽然没有汽车,没有小洋房,也没了存款,但我有十几个孩子,把他们培养成国家有用的人才,是我最大的安慰,最大的幸福!”
邹朝碧的行为感动了许多人:每到周末、节假日,师范学校的学生到孤儿院辅导功课,医生、护士来体检、看病,还有知识分子搞“定向承包培养”……围绕孤儿院,一股爱流在流动。(附图片)
题图:邹朝碧和孤儿们在一起。刘南平摄
梁雅荣,辽宁省抚顺县一名中学民办教师,她把一腔心血倾注于音乐教育,勤学苦练,学会了十几种乐器的演奏技法。她组织的乐队、合唱队、舞蹈队,多次在省市比赛中获奖。看到自己的学生一个个成材,她感到莫大的幸福。《中华儿女》下期刊登第十五篇《梁雅荣——让山沟飞出百灵鸟》——编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