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心愿——两位记者和一个穷孩子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08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特写

  心愿
——两位记者和一个穷孩子的故事
本报记者余继军
5月27日下午,中国少年报社副总编辑、“知心姐姐”卢勤和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敬一丹来到北京西城区一个并不出名的小学——官园小学,接受了学校发给她们的“爱心奖”。
学校何以要奖记者?记者何以欣然接受?这一切都要——
从“知心姐姐”卢勤说起
如今,“冷漠”、“自私”,成了描述儿童性格最常用的词儿,对此,孩子们的大朋友、“知心姐姐”卢勤很不赞成,也很忧虑。她认为,现在独生子女之所以总以自我为中心,就是因为大人给了孩子一个现成的极尽完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孩子们自己的参与和创造。
去年底,卢勤突然觉得可以利用过年“许愿”这个习俗,引导孩子们去帮助比自己困难的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找回原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份善良与真诚。于是,中国少年报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在全国少年儿童中推出了“过年的心愿”——手拉手特别行动。
今年1月初,在北京市“过年的心愿”活动筹备会上,卢勤从官园小学的员秀荣主任那里知道了学生吕鑫的事。她提出,让吕鑫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的故事,说出自己过年的心愿。
1月8日,在卢勤的主持下,官园小学四年级2班举行了“过年的心愿”手拉手特别行动主题队会。会上吕鑫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10年前,我刚出生3天就被亲生父母扔了,是现在的爸爸把我捡回来养大的。现在我爸爸病了,肚子胀得很大,腿也肿得很粗,下不了地。我过年的心愿就是攒钱给爸爸治病,让爸爸过年时能吃上鱼和米饭。”
吕鑫的爸爸吕书泉是街道的清洁工。10年前的一天,他在北京紫竹院公园的垃圾堆旁,看到刚刚出生并患有严重佝偻病的小吕鑫。也许是出于对幼小生命的本能爱怜,老吕把孩子抱回了家。邻居们都劝他不要收养这个孩子,对象也因此和老吕分手了,老吕带着女儿开始了漫长的艰苦生活。
老吕疼女儿,他用病退时工厂补助的2000元钱治好了吕鑫的病,却不管自己,结果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家里生活费少,经常靠熬菜叶度日,可老吕一旦手上有了余钱,还是不忘给女儿买点肉吃。
吕鑫是个懂事的孩子,在她还很小时,便常常在凌晨跟着父亲去扫大街,父亲在前边扫,她就拿着个小簸箕跟在后边撮土,帮父亲推车。在吕鑫上学前的那段时间,那条长长的街道上,总是最早留下他们父女俩的脚印。当记者问吕鑫是否因父亲是个清洁工而感到自卑时,她回答说:“不,爸爸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因为他每天把大街扫干净,别人就可以干干净净地去上班和上学了。”
1995年底,老吕犯病了,吕鑫成绩骤然下降。班主任曹老师在一次家访中发现,吕鑫和父亲吃的竟然是一锅冒着酸腐气味的西红柿韭菜大杂烩,立刻向校长汇报了这一情况。校长当即决定中午让吕鑫免费在学校食堂吃饭。吕鑫知道后哭了:“我有饭吃,可我爸爸怎么办呢?我还要回去给爸爸熬粥呢!”校长也哭了,找来两个大饭盒,装得满满的,让吕鑫带回家去。老吕激动地说,晚上我们有饭吃了。
同班同学知道吕鑫的不幸后,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有的给她送来了衣服,有的给她带来了好吃的。一个同学给了她10块钱,她立即到集市上买了一把爸爸最爱吃的香蕉,送到爸爸的身边。在她小小的储蓄盒里,一直珍藏着姑姑给她的100元压岁钱,她要攒钱给爸爸治病。
吕鑫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千方百计地回报父亲的养育之恩,让在场的许多人流下了眼泪。大家你10元,他100元,一下子就给吕鑫捐了4000元钱。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帮助吕鑫。
显然,捐钱捐物不是最终目的,它背后有着更深层的意义。于是卢勤把故事告诉了——
有着“穷孩子情结”的敬一丹
敬一丹是家喻户晓的“焦点访谈”节目主持人。作为母亲,敬一丹知道孩子做出的事常常能打动大人,教育大人,尤其是穷孩子。电视台的同仁戏称敬一丹是有着“穷孩子情结”的人,敬一丹坦率承认,说:“因为我是母亲。”
为了拍好关于吕鑫的节目,在1月18日到2月17日的1个月中,敬一丹先后8次来到了吕鑫的身边,走访了所有和吕鑫有着直接关联的人们。在学校,在街道,敬一丹成了大家熟知的朋友。
为了让吕鑫有一个学习的空间,敬一丹特意到家具店花700元钱为吕鑫买了一个书桌,她还让女儿王尔晴与吕鑫结成了手拉手好朋友。
在拍摄过程中,敬一丹带吕鑫到医院探望了爸爸吕书泉。许多天没有见到女儿的老吕,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吕鑫拿用压岁钱买来的水果喂爸爸吃,并抚摸着爸爸的面颊说:“爸,您该刮胡子了。”又摸着爸爸的头发说:“爸,您都有白头发了。您快点好吧,好了我们一块回家。”老吕紧紧地把女儿搂在怀里……
这是怎样情深的一对父女啊!他们相依为命,度过了艰难而又不乏温馨的岁月。
敬一丹说:“现在许多富裕家庭的子女,不知道回报父母乃至他人的关爱。这些孩子的父母,看了吕鑫的故事,难道不应该深思吗?”
节目播出后,立即引起了很大反响。大年三十晚上,一对家住团结湖的老年夫妇,专门“打的”找到了吕鑫的家,捐了200元钱,希望吕鑫能过上一个快乐的新年。河南轻工学院的一位名叫刘飞的同学寄来了10元钱,他在信中说,他也是个穷孩子,没有过多的钱,但他决定每月给吕鑫寄10元钱;北京大金空调专卖店的郏琪经理送来1000元钱,并向学校表示要资助一个像吕鑫一样的穷孩子;北京红绿蓝影视广告中心经理杜禹带领中心的20余位同事,花了1万多块钱亲自动手把吕鑫家原本破败不堪的小屋装饰一新……
如何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关爱?在卢勤的启发下,小吕鑫自己提出了一个小小心愿——
把爱献给同样困难的伙伴
吕鑫的故事在社会上传开后,一共得到了8000余元的捐款。这时吕鑫把目光转到了班上与她一样困难的同学身上。刘蒋帅家在河南三门峡,父母早逝,现靠北京的姨父养着;袁娜,父母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生活很困难;刘瑶患脊椎侧弯病,每天要背10来斤的支架来上课,生活也很困难;还有常昱、杨振强等等。吕鑫把想帮助小伙伴的心愿跟学校老师说了,立刻得到了老师的支持和鼓励。
2月28日,还是在四(2)班的教室里,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吕鑫爱爸爸,大家爱吕鑫,吕鑫爱大家”的活动。“知心姐姐”卢勤也参加了。
会上,吕鑫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有这么多的人关心我,我也应该去帮助比我更困难的人。我们班也有跟我一样困难的孩子,我想把人们捐给我的书本用具,还有钱分给他们一半,也表示我的爱心。”在热烈的掌声中,吕鑫把一部分书本和钱分送给了家里十分困难而又充满爱心的袁娜、刘瑶、常昱、杨振强等同学。她轻轻地吻了卢勤,深情地叫了一声“妈妈”。卢勤的眼睛湿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四(2)班一下子掀起了做好事献爱心的热潮。平日比较调皮的刘蒋帅跟换了个人似的,整天拿着扫帚,看到教室哪里脏就扫哪里;常昱也从流浪儿变成了三好生;吕鑫则和袁娜一起当上了班级的常任值日生,每天负责倒垃圾。吕鑫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原来吕鑫数学很少及格,语文也总是六七十分,最近的一次考试吕鑫语文得了94分,数学得了86分。
看到孩子们的显著变化,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非常高兴。当记者前往采访他们时,他们感激地说:“是你们记者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他们透露要想一个好办法,来表达一下他们的感谢。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卢勤系上孩子们送来的红领巾,非常激动。她对和她同时获得“爱心奖”的20名孩子说:“今天你们看起来格外美丽,因为你们心中盛开着一朵爱的花。假如人人心中都盛开着爱心之花,我们的祖国该是何等的美丽!”
敬一丹说:“与其说是我们帮助了孩子,不如说是孩子教育了我们。爱心,应该是我们新闻工作者起码的道德准则,如果说我们的行动激起了更多人的美好感情,感到欣慰的应该是我们。”(附图片)
题图:卢勤与吕鑫在“过年的心愿”主题队会上。
左图:卢勤、敬一丹等和孩子们合影。 高学东摄
左上图:吕鑫与爸爸在一起。 杜 禹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