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试解“三联”之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08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试解“三联”之谜
本报记者贾建舟刘磊
提起“三联”,山东几乎无人不知。赫赫有名的三联集团济南家电公司只有一个很不起眼的门面,然而,这1000平方米的经营面积,去年的销售额达1.5亿元。包括济南家电公司在内的三联商业总公司,去年营业收入突破6亿元,连续4年执山东商界之牛耳,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连锁店。山东商界人士说,“三联”是个“谜”。
抓服务认“死理儿”
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快要下班时,一位女顾客打来电话说刚买的电扇坏了,希望明天派人去修一下。随着一阵婴儿的哭声,电话断了,没有留下详细地址。放下话筒,营业员一直在想:“天这么热,家里又有小孩,明天去,这位顾客又得受一夜罪。”于是,两位营业员各带一台调试好的电扇,分头去找顾客。直到深夜11点,一位营业员终于找到了这位顾客的家。看着衣衫被汗湿透的营业员,被孩子哭闹得不知所措的女主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正是“三联”人这一次次细致入微的服务,使“三联”的形象深入到每一个消费者心中。“三联”发展十多年,抓服务新招迭出:第一家用普通话待客,第一家提出商品试用,第一家承诺保修终生。每次出招,都对山东商界产生巨大的冲击。
抓服务,“三联”认“死理儿”。商界大兴有奖销售时,“三联”没有跟着“刮风”。他们说,与其让幸运的光环套在少数人的头上,不如让每个顾客都能得到实惠。今年初,各大商场掀起一股降价潮,“三联”依然不为所动。三联商业总公司总经理张岩有句名言:“我们不卖高价,但绝不卖不负责任的低价。”家电商品利润本来就不高,大幅降价把利润都降没了,售后服务又从何谈起?
这几年,“三联”占有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谈起这些,张岩显得很平静:“其实,抓服务最划算,少花钱却能多卖货。”道破天机的这一语,不正是“三联”成功的“谜底”吗?
100-1=0
今年2月9日,一位顾客到三联商业总公司维修中心询问:“发票丢失了,洗衣机维修怎么办?”维修工人以为这台机器不是在“三联”买的,不属保修范围,便随口说:“凉拌。”这下子引起顾客不满。公司闻知此事,立即严肃处理了当事人,并向顾客赔礼道歉。
事情过去后,“三联”的领导仍在深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服务事故?“三联”是一个整体,每一个员工都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每个环节细小的失误都会破坏“三联”的整体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讲,“100-1”不就等于零吗?思考的结果,三联提出“100-1=0”这一服务新概念。
消灭服务中可能出现的失误,一直为“三联”人所孜孜以求。他们就是这样,从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入手,力求给顾客提供完美的服务。为了能给顾客准确介绍产品性能,“三联”请来厂家技术人员为营业员上课,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对营业员进行法律知识教育,让每个营业员及时地提醒顾客,使顾客知道自己的权利。“三联”的营业员大多是职高毕业,还有许多大中专毕业生,现在90%都在进修更高的学历,因为他们明白,只有提高自身素养,才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魅力,更好地为顾客服务。
商战无情“三联”有情
烟台的一对老年夫妇在某商店买了一台抽油烟机,出了毛病后商店不给修,他们就来到三联烟台家电公司,想再买一台。“三联”的营业员耐心劝道:“大爷,您先别买,我去您家里看看,如果能修好那台机器,不就省下了这笔钱吗?”下班后,这位营业员来到老人家里,很快把原先的那台抽油烟机修好了。
“三联”虽然少做了一笔生意,但他们以真情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真诚的投入,换回热情的回报。许多顾客在“三联”买过一次东西,就会把自己的亲朋好友都介绍到“三联”来。许多顾客宁可多跑路,也愿意到“三联”来购货。历城的一位农妇说:“俺就愿意到‘三联’来,‘三联’的姑娘们待俺亲热。”济南铁路局的一位退休司机在“三联”为即将结婚的儿子购买了全套家用电器,他说:“结婚图个喜庆,我不愿看别人的冷面孔,更不愿意这些贵重的机器出毛病,到‘三联’来,免去了那份担心。”
商战无情人有情。“三联”以服务的魅力征服了顾客,赢得了市场。(附图片)
优质服务不止在店堂。鲁联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