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广告也要讲导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08
第8版(文摘)
专栏:

  广告也要讲导向
近年来,大量的广告通过大众传媒,日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广告在制作传播过程中,在价值导向、文化意识导向和生活方式导向方面,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宣扬物质至上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有些广告脱离国情,用超高消费示范,极力张扬豪华气派、贵族格调、宫廷享受,刺激人们滋生起一种享乐和占有的强烈物欲,“一旦拥有,别无所求”,引导人们把金钱和享受作为人生的唯一信条。
异化身价和地位。有些广告,极力渲染“名流之门”、“王者风范”、“贵族气派”、“皇家享受”,一旦获得就“至尊至贵”,“身价百倍”。这样的广告,不但含有浓烈的封建意识,同时引导人们以商品消费的档次作为评价人的标准,把人们引向片面追求以物的占有享受作为评价身价地位标准的误区。
崇洋意识。金发碧眼的广告与日俱增,似乎得到洋人享用或赞誉的商品就一定好,甚至明明是国产酒,广告却非要说是洋酒的享受。中外合资企业的产品广告,总着力强调“百分之百的进口原件”,唯洋是崇。
广告中存在的诸如此类的问题,无疑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起着严重的误导作用,特别是对青少年,更成为其心灵的一个“污染源”。广告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它会以其独特的趣味、语言和内容反映并引导着社会风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健康向上的广告能够弘扬真善美,消极庸俗的广告会助长假丑恶,使人们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潭。因此,我们必须净化广告语言这一精神文化环境。
(5月6日《解放日报》田国栋潘荣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