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靠改革兴财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13
第2版(经济)
专栏:

  靠改革兴财政
郝力颖谢汉杰
福建省东山县财政局长陈江祥,在财政战线奋斗了30多个春秋,执著的追求和开拓创新,使他带领的财政局不断靠“改革兴财”。1995年完成财政收入7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7%,今年以来财政收入又有了较多增长。
由于国家实施分税制,加上严重的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东山县财政减收增支额近2000万元,实现地支平衡的任务十分艰巨。陈江祥迎难而上,专心探索财税改革与增收的关系,大胆地推行一系列“改革兴财”的新举措。
芦笋是农业特产税的主要税源,但过去由乡镇政府、村向农户或笋贩代征代扣,白天晚上要出动乡镇、村干部和公安、工商数百人,“围、追、堵、截”,层层设卡把关征税,虽然花了大量时间精力,结果因多头管理混乱,跑、冒、漏现象严重。陈江祥根据本县实际,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芦笋特产税管理新办法,立即得到县领导的赞同和支持。在芦笋采收加工季节,加强有关税法宣传,同时实行县内销售的特产税统一由厂家代扣代缴;向县外销售的特产税在全岛唯一的陆地出路八尺门集中申报,统一征收。实行这个做法,既减少了征收环节,方便流通,节省大量劳力开支和费用,而且促进特产税收入,深受笋农的欢迎。去年芦笋秋季减产,但全县芦笋特产税征收达30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近1倍。
税制改革后,加大了海产品征收难度。陈江祥对海产品特产税采取生产环节由乡镇征收,收购环节委托税务部门征收的办法,既规范税收的合理负担,又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铜陵镇只用46天时间就征收100多万元。全县海产品特产税征收达748万元。
经过共同努力,去年农业四税入库达1203万元,超额完成年计划任务,比上年较大幅度增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