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如何发展工农通讯员 新大众通联工作的一点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09-14
第4版()
专栏:

  如何发展工农通讯员
 新大众通联工作的一点经验
冯诗云 章容
这些经验是过去的,有的已经过时了。目前,全区都要大规模发展工农通讯员,新的经验还待大家来摸索,把这些写出来,只是供大家作个参考。
一、要承认通讯员是上级
要发展组织工农通讯员来写稿,编辑的人与作通讯联络工作的人,首先就要明确这一点:自己是给工农通讯员服务的,通讯员才是报纸、刊物的主人,我们这些拿笔杆子的,是他们的下级、伙计。这一点想法摆不正,一切都无从谈起。就拿两件小事来说:工农通讯员来稿,弯弯扭扭的字多,作为一个看稿的人,就得耐心细致的去看,去发现问题;回头给通讯员写信时,自己却要规规矩矩的写,不能潦草。通讯员写得不规矩,是他才学写,我们是可以认的;我们写得马虎潦草,他就认不得,再有好意见,他也就接受不了。又如,工农通讯员很直爽,稍有不对他就要提个意见,有些误会的地方,就只能慢慢解释,不能也在信上发一通脾气。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如果不把为群众服务,在通联的人来说,就是首先为通讯员服务这一个思想明确,就最容易摆“上级”架子而脱离群众。因为,我们天天都在那里谈指导,叫怎样写如何采访,往往会犯对工农通讯员不够虚心,对他们的稿子不够尊重的毛病。说得重一点,这是态度问题,也是立场问题。
二、鼓励通讯员写稿热情
好多工农通讯员,开头都怕写稿。有些认为自己肚里没墨水,连话都讲不顺溜,怎样能上报?有的更认为写稿是那些有“文化水”的人干的。要打破通讯员们“小胆”的这一关,首先就要使他们明了报纸、刊物就是给他们办的;还要他们自己来办,因为一切工作都要通过他们来做,做工作要交流经验,大家就要来写稿。写稿并不困难,能说就能写。写稿就是最好的学习,稿子写得多,自己进步也才快。只要他写了第一篇,不管能用不能用,看稿的人就要找出好的地方来鼓励;通联的人,就要马上回信,要求他再写。对工农通讯员的稿子,不要限制他的长短,事实上,他是写不长的,有的写上千把字,已经满头大汗,不象一般写稿的人,好说些空话、废话。
三、成立“互助组”
“新大众”创刊不久,注意到区村干部工作忙,学习时间少,一个时候都要学会写稿,还有困难。便提出能写的人,尽力给有材料写不出的同志当纪录。当时,一般村里都有这种现象:能写几个字的多半同工作离得远,写起搞来空话多;工农同志天天在创造材料,他们就是一切稿子的大本营,可是写不出。我们为了打破“文章”的神秘性,还摘录了一些诉苦会、小组会上贫苦农民的发言,并把登这些发言的刊物,寄给那些同志。使大家确实明白,他们说出来的话就是稿,“文章”并没有什么神妙。有些通讯员耽心学不会写稿的格式,新大众又提出:写稿就没有什么格式,工作怎么做的你就怎么写,写成信也行,这些信就是文章,只要把自己的意见说清楚就好了。
四、通讯小组
新大众因为人手少,外出的人不多,限制了帮助通讯员组织通讯小组。有小组的地方,除了帮助他们如何互助写作,曾经反复提出这样一个意见:不要单给新大众写稿。新大众的稿子,大半偏重于写一件比较完整的事情,有些工农同志才开始写稿,他是不惯于这样写的。比较容易学习的还是写新闻,我们就鼓励他写新闻,帮助他们转稿,适合本县报纸的转给本县,适合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的,就转给这两个报纸。使通讯小组里各个人的材料,都能尽量写出来,不致于连写几篇都没有影响,感觉得组织通讯小组也没啥来头。
五、补充补充再补充
工农通讯员不同一般写文章的人,他们要求你修改他的稿子,改正错字。有许多人并不在于稿子用不用,他们只希望“能提个意见”。加上新大众用的稿一般说时间性不太强烈;所以,有许多稿,看稿的人见着写得不完善,那一个地方不明确,那一个地方还要补充,就给通讯员再寄回去,请他补写那些那些材料,有的稿子补写三、四次,才拿来合在一起重新编写。这样,一方面使稿子完善充实,一方面也就使通讯员慢慢学会调查、研究、分析。
六、给得多要得少
区村干部工作忙,起初写稿劲头大,自己订计划一个月要写多少篇,这个时候要恳切的向他们说,有多少材料写多少稿,没有材料就不要写。他们工作忙起来,几个月不来稿,还是要照旧给他们写信联系。有困难、有问题照样帮助他们解决,有时还可寄一些对写作有帮助的书刊去。“给得多要得少”,可以说这是发展工农通讯员的一条法则,因为他们只能写他们做的工作,写完一件便没有写的了;同时,却迫切要求帮助他提高文化,生活、学习上碰到困难,也常写信来要求解决。
新大众在创刊以后,也明确了这样一点:就是这个刊物是办给工农兵看的,就必须要工农兵自己来办,来的人越多越好。不然,便会回复到几个舞文弄墨者办的同人杂志去。所以,把通联工作看得很重要,要联系群众,就要做好通联工作。凡是给刊物提了个问题,写过一封信,问过一回病,给书报劳军捐过一笔钱的工农同志,我们便尽量想法把他变成读者,变成刊物的主人——通讯员。
七、找同群众有联系的人
新大众通联科除经常注意每个通讯员同志提出的问题,他们的成份,过去与现在的工作,他那个工作地区的情形,更注意通讯员如何同群众联系。在书报劳军工作里,我们便及时注意了该工厂、村里、机关中的积极分子。有些工农通讯员起初不会写稿,但却很热心组织别人给新大众写稿,订新大众,这些同志我们也一样看作是骨干。从前我们曾屡次要求通讯员扩大写稿范围,起的作用很小,因有的根本就同群众无联系,甚至站在相反的一方面;有的也联系得不够,写稿的范围是没有办法扩大的。只有在每一个运动里,找寻那些同群众有联系的人,写稿范围才能扩大,一切读者会、通讯网等等,也才有基础。
八、还要进一步
现在有些村里,农会里面已经自己组织了通讯小组,土地改革越彻底,以工农同志作骨干的通讯网,一定会更普遍的发展起来,如何来适应他们的需求,使新大众真正变成广大工农兵办的刊物,我们还在摸索。这里,已经觉得的,就是新大众还是一本书的形式,因为是书,出版的时间又长,要及时反映工农通讯员的作品和意见,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毕竟还差着一步。所以,现在我们正在考虑着如何能更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