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评“拆坟还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17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评“拆坟还耕”
苏志
昨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和今天本报一版报道,浙江省抓“拆坟还耕”专项治理,破除大办丧事、大建豪华墓地以及未经批准建造寺观教堂的旧风俗,积极倡导文明节俭的新风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个消息,令人高兴。
大家知道,四十年前,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签名倡导火葬以后,由于各级党政领导重视、民政部门努力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我国的殡葬改革有很大发展,对于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近些年来,在有些地方,丧事大操大办、大建豪华墓地的旧习俗又重新抬头,且有蔓延之势,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首先,死人与活人争地、争粮、争木材。我国有十二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以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着世界上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目前,我国人口以每年一千四百万至一千五百万的速度增长,而耕地却以每年七百万至八百万亩的速度减少,人均耕地面积仅及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森林覆盖率以及人均木材占有量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现在每年全国死亡人口七百多万,如果仍沿用老办法埋葬死者遗体,每年就要占用土地十万多亩,消耗木材三百多万立方米。这种状况如不改变,不仅会对今天的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害,而且会贻害子孙后代。
其次,给很多群众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在有的地区,丧事的规模越来越大,花钱越来越多,动辄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一些本不愿大办丧事的群众被迫随风就俗,以致有的因办丧事而负债累累,甚至倾家荡产,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第三,助长了封建迷信活动,污染了党风和社会风气。旧的丧葬习俗是以唯心主义的有神论为理论基础,贯穿了“灵魂不灭”的迷信思想。听任丧葬中的封建迷信活动泛滥,就会冲击我们信奉的唯物主义、无神论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旧的丧葬习俗又往往体现了封建的宗法关系,渗透了金钱关系。因此,它会助长封建宗法势力抬头,也为少数基层干部敛财、拉关系提供了可乘之机,助长奢华铺张,对艰苦奋斗的好作风形成冲击。
总之,丧葬旧习俗的沉渣泛起,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来说,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大力革除。
或许有人会说:“老人去了,我们把丧事办得隆重一些,墓地造得好一些,也是表表我们的孝心嘛!”尽孝心,我们并不反对,而且,我们从来认为,尊老爱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后辈,应当在老人在世时,很好地赡养老人,使他们安度晚年,这才是真正的尽孝心。而不在于老人的后事办得是否排场,坟墓造得是否气派。“人死如灯灭”,身后的一切对于他们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意义是在对活着的人。我们的先人曾主张“厚养薄葬”,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还说过:“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见《泷冈阡表》)这是很有道理的。
为了改变丧葬旧俗回潮的不良倾向,各级党政领导要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坚决克服放任自流的态度,切实负起责任来。一方面要加强移风易俗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宣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批判封建迷信思想;大力宣传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的优良传统,批判竞比奢华、铺张浪费的不良作风,在全社会倡导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的新风尚。另一方面,也要敢抓敢管,在大张旗鼓地宣传教育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力的具体措施,把破除丧葬旧俗、树立丧葬新风的工作落到实处。众所周知,近些年,浙江省某些地区丧葬旧俗的回潮相当严重,全国闻名,现在,由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决心大、步子大、力度大,已经收到明显成效。其他地方如果也照此办理,问题也是不难解决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