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樱花前线”访东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17
第6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樱花前线”访东瀛
人民日报访日代表团
人民日报代表团访问东京期间,东京正是“樱花前线”;访问京都,京都亦是“樱花前线”;再南下,访长崎、神户,仍能处处看到樱花。人在花下,路在花下,城在花下。国花,如日本樱花者,似森林,似海洋,如浪奔潮涌,天下少有也。
日本全国遍植樱花,因为气候和温度的原因,每年4月,从南到北递次开放,花期长达月余。樱花盛开的区段,樱花盛开的地方,被称作“樱花前线”,为国内外游人所关注。由北而南,逆花期南下,代表团能够再遇“樱花前线”者,一是因为京都地势高于东京,气温低于东京;一是我国内陆一连几天大风降温,气流东下,致使日本南方降温,推迟了花期。在日本,这近乎一种反常;在我们,则是从朝日新闻社朋友们的精心安排中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情谊。
访日不是访花,但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在“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大氛围中访问友好邻邦,不管是对于主人还是客人,都不能不是一大快事!
池田外相是一位善以国花酬客的主人。代表团的成员在外务省的大院内,与那里的数十棵“枝干如铁铸,花开如潮涌”的樱花树留影后,池田外相对于我们能够看到盛开的樱花表示由衷的高兴,对于两天前离东京回国的钱其琛外长未能看到樱花盛开深感遗憾。
在一次聚餐会上,鹤发童颜的松下宗之先生以及朝日新闻的其他朋友,向我们介绍了“花事”与“国事”,“花情”与“国情”的有关情况和见解。日本去年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一是泡沫经济带来的困难,二是阪神地震造成的灾难,三是奥姆邪教放毒引起的骚乱。他们说,如果是在去年,即使樱花烂漫,也无心赏花,无心组织赏花。我们深以为然,同时也为日本情况的好转感到欣慰。
由“樱花前线”说到“奔流的中国”。这是代表团从东京到神户的访日过程中与朝日新闻的朋友最常提及的话题。朝日新闻社的朋友说,他们以“奔流的中国”为题,组织记者采访有关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闻,帮助日本人民了解中国,不管是作者还是日本国内读者,其兴致之浓,不亚于在日本追逐“樱花前线”。几位访问过中国的日本朋友认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从沿海到内地,从农村到城市,又从城市到农村,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新人新事层出不穷的前沿,他们经常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每天向国内发稿。回国之后,仍然盼着再去中国。这使我们想到,西方传媒至今垄断国际舆论的情况,在许多国家,关于中国的报道,很多是被歪曲的、断章取义的。在这种情况下,朝日新闻社的朋友如此采访“奔流的中国”,并通过《朝日新闻》这份日发行近千万份的大报,帮助改革开放的中国向日本、同时也向全世界“奔流”,不仅表现了他们的友好,也表现了他们的远见。
日本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有创造力的民族,这不只表现在他们所创造的历史文明成果和现代经济奇迹,甚至也表现在他们对于樱花的培育和创造。据花木志记载,樱花原产喜马拉雅山,传至日本,经历代培育,在那美丽温湿的岛国上,吸日月精华,浸山光水色,竟然生长出上百种形态各异、色香不一的樱花树来,生长出浮动全国,令人称奇的“樱花前线”来。“樱花前线”给人以多方面的感染和遐想,一个突出感觉是,在“樱花前线”,朋友间的交流更加通畅和欢畅,中国和日本离得更近了。我们想象着,那花团锦簇的“樱花前线”该是夹带着代表团的欢声笑语一路北上,已经悄然消失在北国边陲,但到来年,细心的追逐“樱花前线”的友人,还会从那里听出我们的欢声笑语来。(附图片)
(题图:东京上野公园的樱花久负盛名,每年花季都吸引日本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图为小学生集体赏花。骆青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