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吴远雄——割胶刀上做学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18
第4版(要闻)
专栏:中华儿女

  吴远雄——割胶刀上做学问
鲍洪俊陈志坚
我们去采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海南珠碧江农场的割胶能手吴远雄时,这位平日里不善言辞的小伙子聊起割胶却滔滔不绝:
割胶?外人看来太容易啦——在橡胶树上划道口子,乳白的胶水就流出来了。其实里面的门道多着呢!
就说这划口子吧,下刀、运刀、收刀都有说法。胶刀用力过重,伤及树干,影响产胶寿命;用力太小,深度不够,又会减少胶水产量。我的刀法追求稳、准、轻、快,讲究割线整齐,割面均匀。我割过的胶树摸上去手感平滑,看起来宛若螺纹。
再就是割线的角度,也是阴阳有别,春秋不同。树身阴面、阳面,产胶量因时变化,割线的斜度就得因树制宜。5月开割时节,胶水量大,斜度小点,可延缓胶水流速,防止胶水溢漏。10月份,排胶量小,角度大点,有利胶水渗出。深秋产胶末期,我琢磨出一种割法:运刀结束,顺手用刀翼引压一下割痕,熨平刀纹,催胶省时,效率可以大增。
割胶的多少,胶刀很关键。胶刀的利钝,全在于磨刀时的技巧。胶刀锋刃很特别,状成V形,锋翼必须对称,折弯也必须是弧形。锋翼失衡,割胶事倍功半;弯折成角,运刀易损树身。所以,磨刀必须边磨边瞄,小心谨慎。我磨的胶刀侧看没有凸凹不平,正看利不见刃。场里举行磨刀比赛,我获得了技术冠军。
当然,技术、胶刀第一,产胶未必称王。我去年能以13.2吨夺得海南农垦产胶冠军,一靠割制改革,二靠自己吃苦。过去割胶,三天一刀,费时费力,效益不高。去年,农场挖掘生产潜力,实施割制技术改革,推行四天一刀割制。我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就找到生产队长,包下4片胶林。海南垦区人均割树712株,产胶2.5吨,我割的胶树达到2356株。我一般深夜两三点起床割胶,7点割完,紧接着就收胶、涂药,然后二次收胶。干完这一切,一般已是下午四五点钟。这时候,还得抓紧时间,清胶碗、刷胶舌、磨胶刀,为明天做准备。这样的节奏,日日月月,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
割胶间隙,我与摸牌搓麻将都无缘。胶树要丰产,重在管养,一年四季都要除草施肥。4月开割前,株均压青40公斤,施牛栏肥10公斤、磷肥1市斤。开割后,还得四次开挖浅沟,追施化肥,合计株均施肥2.2公斤,整个林段,一年需施肥120吨。为了喂饱胶树,收集青草、农家杂肥,成了我的“业余爱好”。
要说辛苦,也实在很苦。有时累得真想趴下,撒手不干。我能坚持下来,只因情、理二字。我父母亲早逝,我高中毕业后来到农场,农场的领导与同事都对我很照顾。割胶大忙时节,领导端饭送水,忙前跑后,让人感动不已。人道“士为知己者死”,我为感情而留。说句实话,我去海口谋个工作,并非难事。朋友就曾邀我入伙一起做生意。我犹豫再三,觉得自己跟农场已经有感情,搁下胶林,会心里难受。我反复想想,人活一世,辛苦流汗是成功的前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奉献就得吃苦流汗。不管走到哪里,不流汗水,哪来收获?如今,我与胶树结下不解之缘,我愿扎根胶林,再创新的成绩。
问我啥时结婚?女友早说过:洞房花烛夜,再夺冠军时。
徐秋元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工人,他凭着敬业精神和钻研精神,对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进口钻机、钻头等进行技术改造,使洋设备适应了中国的气候和地质环境,为企业节省费用、增加效益达150多万美元。《中华儿女》下期刊登第19篇《徐秋元——让洋设备“服”中国“水土”》。——编者(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