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昔日沙窝压良田今朝绿洲降“沙龙”我国10%荒漠化土地得到治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18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昔日沙窝压良田今朝绿洲降“沙龙”
我国10%荒漠化土地得到治理
本报讯记者白剑峰报道:昔日“黄沙滚滚不见天,到处沙窝压良田”的万里风沙线正在被降服。目前,我国已有多项荒漠化防治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10%的荒漠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以防沙治沙为主要目的的造林保存面积达1000万公顷,风沙危害严重的“三北”等地区林木覆盖率已由70年代的5%提高到9%以上,1100万公顷农田受到保护。
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损失高达540多万元,干旱、沙尘暴等灾害频繁。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荒漠化的防治工作,从50年代开始,组织大批科技人员深入万里风沙线,进行荒漠化综合考察和治理研究,在“三北”等防护林体系建设、飞播造林、引水拉沙、铁路防沙治沙等工程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进入90年代后,国家将荒漠化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启动了重点生态建设工程——防治荒漠化工程,走上了一条由传统治沙向综合整治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单一效益向多效并举转变的道路。
在40多年的实践中,我国科研人员总结研究出100多项防治荒漠化的成功技术,其中干旱半干旱流沙地带飞播造林、设置沙障固沙造林、钻孔深栽造林、固沙植物物种选育等技术,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流沙入侵曾被迫三迁县城的新疆策勒县,经过科技工作者和当地群众的顽强奋斗,如今已建立起由拦沙河、灌草带、人工灌木片林和窄带多带式防沙林网组成的“绿色屏障”,植被覆盖率由过去的30%提高到60%,使流沙后退了4至5公里,在茫茫沙海上建起一片100多平方公里的绿洲。“策勒流沙治理研究”这一科研新成果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土地退化及荒漠化控制成功业绩奖”。我国飞播造林种草治沙也取得突破性进展,“种子大粒化”、“植物群体抗风蚀”等一系列技术在四大沙漠获得成功,使我国飞播治沙造林种草面积达100万公顷,形成了强大的防风固沙林体系。近年来,林业部每年筛选出一批防治荒漠化营造林技术进行定点推广,大大加快了防治荒漠化进程,一些科研成果已引起世界各国关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