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发挥专业优势服务重点工程武汉水电大学屡建功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18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发挥专业优势服务重点工程
武汉水电大学屡建功绩
本报讯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紧密结合水利电力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有计划地积极承担国家重点工程,在这些工程建设中屡建功绩。
该校发挥专业优势,参与了国家几乎所有大型水电工程的科学实验、技术论证、设计和咨询工作,著名的泥沙专家张瑞瑾教授、工程院院士谢鉴衡教授提出的“水流挟沙能力”理论及“静水过船动水冲沙”方案,解决了葛洲坝工程中航道淤积及河势规划关键问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学校全方位地为三峡建设服务。从50年代起就积极参加三峡工程的前期科学研究,共承担三峡科研项目100余项、经费逾1500万元。学校有7名教授担任了国家三峡论证专家,他们进行的“三峡回水变动回水区冲淤河床演变及对防洪航运影响及对策”、“三峡工程下游河道演变及重点河道整治研究”通过鉴定,被认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为推动三峡工程上马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学校已承担防洪、泥沙、施工导流、碾压混凝土筑坝及水电站结构、压力管道、地下厂房、防雷、MIS系统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可喜成果,其中“钢衬钢筋联合受力管道”方案已被采用。
该学校积极参加南水北调、黄河小浪底等国家“八五”重点工程的论证及科学研究工作,承担南水北调工程项目30余项,总经费250余万元,居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首。博士导师郭元裕教授主持完成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优化规划与优化调度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按本成果的优化模型调度,每年平均少抽江水约20亿立方米,年节省电费2400万元。“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设计优化研究”对渠床糙率、水头损失等提出了合理的取值依据,用于施工可减少工程费用10%,节省投资数亿元。(袁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