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山区农村奔小康的实践与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18
第9版(理论)
专栏:

  山区农村奔小康的实践与思考
李拴纣王家俊
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到本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与难点在农村,而农村实现小康的关键又在山区。在全国人口和地域面积中,山区人口占到56%,山地面积占到66%。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和平川地区。因此,深入研究山区发展问题,加速山区农村奔小康步伐,对全国如期实现小康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山西省晋城市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交汇处,又是一个以山地丘陵地带为主的多山地区。全市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84%以上;全市54.5%的乡镇和55.3%的行政村分布在深山区。从经济发展情况看,1985年—1994年的9年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24元增长到了1214元,平均年递增12.4%;而同期条件比较恶劣的29个山区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由262元增长到527元,平均年递增只有8%,与全市的差距由162元扩大到了687元,并且还呈继续扩大之势。此外,山区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着比其它地区更多的制约因素: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发展二、三产业举步艰难;开放程度滞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人才、技术紧缺,劳动者素质较差。这表明山区既是农村奔小康的重中之重,又是难中之难;加快山区发展,不仅是山区自身的迫切要求,而且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需要。
前几年,晋城市在重点抓相对发达的平川农村,建成25个小康乡镇、656个小康村的基础上,及时地把农村小康建设的重点由平川转向欠发达和贫困的山区,集中力量来做山区这篇事关农村小康建设全局的大文章,使全市山区农村出现了想小康、干小康、奔小康的新态势。一些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山区农村,如神南、塔里、寺头、西古堆、西樊庄、杨树庄、北杨等村从山区实际出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塔里村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改造传统的自给半自给农业,从规模种植起步,靠深加工起飞,实行产加销一条龙发展,既富民又富村。寺头村充分发挥山区的土地资源优势,连片发展规模经济,形成“家庭小规模、区域大批量”的商品经济格局,向规模生产要效益,达小康。西古堆村依托山区的坡地资源,集体“搭台”,群众“唱戏”,自我积累,滚动发展,把养殖业这一山区脱贫致富的“蛋糕”越做越大。这些山区农村逐步脱贫致富的实践证明,山区农村奔小康,必须把艰苦创业精神与市场经济意识结合起来。艰苦创业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山区农村自然条件恶劣、生产条件落后,没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万万不行的。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艰苦奋斗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艰苦创业精神与市场经济意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由穷到富的跳跃。
山区农村奔小康,必须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我国的山区农村大多是传统的农业地区,山大坡广,农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是这些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这些地区之所以贫穷落后,并不是穷在农业上,而是穷在农业没有和市场接轨上,穷在农业没有形成包括加工、流通在内的完整的产业体系上。晋城市的实践表明,山区农村只有按照经济区域和“山上搞开发、山下搞加工、山外找市场”的经营格局,大力推行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才能脱贫致富奔小康。
山区农村奔小康,必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讲,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具有“牵一发动全局”的重要作用。山区农村落后,主要落后在交通不便、水电不通、信息不灵上,这也是山区开放程度低的主要症结。要把加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山区农村小康建设的首要环节来抓,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办法,分期分批把山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搞上去,为山区的开发和开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山区农村奔小康,必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是农村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是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桥梁。也就是说,在我国,没有集体经济的发展,就不会有全体农民共同富裕的小康。山区农村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比较多,更需要集体经济作后盾;农民收入的提高,公共事业的发展,无不和集体经济息息相关。从晋城市农村小康建设的实践看,凡是共同富裕程度比较高,经济和社会发展都达到小康标准的村,没有一个不是集体企业发达、集体经济实力强的村。因此,一定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山区农村小康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
山区农村奔小康,必须把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好。村级领导班子是农村小康建设的前沿阵地,其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山区农村奔小康这场攻坚战的成败。因此,要把山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作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中心任务来抓,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好”的要求,突出抓好党支部班子和党支部书记的选配。同时,考虑到山区农村的特殊性,在班子建设中还要注意班子的相对稳定,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保证山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
山区农村奔小康,必须实施帮带战略。山区农村由于经济和社会发育程度低,仅靠自身的力量来实现小康,是比较困难的。近年来,晋城市依据邓小平同志的共同富裕理论,准确把握时机,在全市实施了以“先富带后富,社会帮未富”为主要内容的帮带战略,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实践证明,这是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加速山区发展步伐的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