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一心为民才能一呼百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18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编者的话

  一心为民才能一呼百应
河北平山县柴庄村由贫到富,从乱到治;从群众告干部,到关心、保护干部;从村民与村里及国家的政策“顶牛”,到积极响应号召,这一巨大转变,令人深思。
柴庄村的新一届党支部,并不是能呼风唤雨的大能人;他们为群众所做的,也并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只不过打了几眼井,修了一条路,开发了荒坡,栽上了果树。只因为他们心里想的,始终是广大群众的利益,他们做的,都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实事,因此就赢得了民心,不到两年时间,全村就摆脱了贫困,干群关系变得水乳交融。
事实说明,任何一级领导干部,如果不能为群众办实事,为老百姓谋富路,只为个人谋名谋利,群众都会看在眼里,怨在心上,那个地方的工作就难有起色。反之,那些为民办实事、一心为公、全心全意带领群众奔向致富之路的班子或干部,即使客观上遇到暂时的困难,也能集中起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克服困难,走上前进之路。柴庄村的变化,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