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清正廉洁树旗帜——记宁夏银川郊区纪委书记杜成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18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廉政之光

  清正廉洁树旗帜
——记宁夏银川郊区纪委书记杜成挺
马爱忠
近几年,银川市郊区经济发展很快。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诸多不良现象:越权批地,不批就占,征少占多,土地被征用后税费长期拖欠;乱摊派、乱收费随处可见;公费旅游此起彼伏,干部欠公款长期不还……
就在这个时候,组织决定,由杜成挺担任银川市郊区纪委书记。
“共产党的干部,要把群众的疾苦时刻挂在心上”
面对每天摆在案头的厚厚一摞来信,看着一批又一批来访的群众,杜成挺的心情十分沉重,愧疚和责任感紧紧缠绕着他。纪委会上,他激动地对大家说:“共产党的干部如果不把群众的疾苦时刻挂在心上,还算什么共产党员!”
土地,是最敏感的问题,它直接涉及农民千家万户的利益。
杜成挺组织人员,立即着手对1990年以来在郊区征用的土地进行全面清查。一亩亩丈量,一宗宗核实,绘制平面图,计算征地费。短短时间内,收回1430万元,同时,废止了23宗共51.9亩的违法征地批复,收回了土地所有权。违法用地的现象遏制住了,土地管理走向了制度化。
1993年春节前夕,杜成挺了解到,郊区农村有些人家冷冷清清,特别是一些贫困户,一点肉也买不起,原因是:这些人家劳力少,只靠种田,一年下来,卖粮的钱把各种费用一支,也就所剩不多了。杜成挺深入下去,走访了一些群众,许多人家都说:“现在,这费那费太多,真没办法!”
杜成挺在向郊区党委、政府汇报的同时,立即率全班人马对全郊区9个乡57个村近三年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全面的清查。
由于纪委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清查工作,郊区农民负担人均减轻12.17元。
“宁可得罪几个违法乱纪的干部,决不能失去郊区11万人民”
通贵乡一农民的妻子遭原郊区一副局长欺辱,他到几处告状无人过问,万般无奈,他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了郊区纪委,声称如再无人管,就要和那个局长以死相拚。
杜成挺毫不犹豫地决定:受理此案。
风雪之夜,异常寒冷,杜成挺率人连夜奔赴20多公里外的通贵乡了解情况。一些知情人闭口不谈,案情无人对证,困难重重。但杜成挺一刻也忘不了农民那含泪的神情,那分明是一个普通农民在绝望时,最后对纪委抱着一线期待和信任。此时,他只有一个信念:为民伸张正义。
杜成挺率人奔波了两个多月,先后走访了70多人次,经过内查外调,案件终于彻底查清,那位副局长受到了留党察看和撤职的处分。
在纪委常委会上,杜成挺态度坚决地表示:不管什么人,谁欺压百姓谁就应当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我们宁可得罪几个违法违纪的干部,也决不能失去郊区11万人民!
“共产党员应该是一面廉洁的旗帜”
杜成挺在要求别人的时候,也常常提醒自己:我的权力是老百姓给的,官小权小,责任不小;若是滥用,也不得了。
这些年,杜成挺当乡书记,当组织部长,当纪委书记,怎么说,都多少掌握一定的实权,这在别人眼里,都是发财的机会。
一次,一个包工头受别人的指使,来到杜成挺家要求给他装修房子。包工头说:“看你这房子窄小,地面都高洼不平,哪个领导像你。”杜成挺知道这背后隐含着一笔什么交易,便冷冷地回答:“谢谢你的好意。”来人走了。儿子不理解,对爸爸说:“你也太认真了,你看人家……”“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看着孩子委屈的神情,想想这些年家里的光景,他深情地对孩子们说:“爸爸无能,但我想做一个好人。”
就这样,杜成挺全家在几间平房里一住就是10年。
“共产党员应该是一面廉洁清正的旗帜,只能凝聚老百姓的希望,而不能让老百姓失望!”杜成挺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这一诺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