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为改善产品质量而斗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6-05
第1版()
专栏:社论

为改善产品质量而斗争
今年一月至四月份国营工矿企业的生产,从完成总产值计划的情况来看,一般是比较好的。中央六个工业部第一季实际完成总产值计划的百分之一○五,与去年同期比较为百分之一三二,与去年第四季(以工作日计算)比较为百分之一○二;四月份也完成了月计划的百分之一○三·九。这说明国营工业已开始改变了历来“年初松,年末紧”的老毛病,这是企业生产管理工作上的一个进步。
但是在这期间,企业领导上还存在着若干缺点和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部分国营厂矿和地方国营厂矿的产品质量标准还不稳定,废品和次品增多。部分企业部分产品的质量,比上月上季还有下降的趋势。例如有的水泥厂今年第一季的产品,其耐压强度就比过去下降;有的机器制造厂的铸件质量仍然时好时坏,某些产品的精密程度也没有达到要求的标准;有的纱厂的断头率也比以前上升;某些牌号的卷烟的质量也下降了。诸如此类的情况,在各地区、各工业部门都或多或少地相当普遍地存在着。这种现象,值得引起各级企业干部和经济工作人员的深切注意。
造成产品质量不好或时好时坏的原因,是某些企业领导人员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骄傲自满情绪。他们安于现状,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而停滞不前。这些同志似乎觉得目前那些销路既然没有问题的产品,其质量也“没有问题”了;或者认为产品质量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再进一步的改善已不太可能了;或者对本单位出产的产品质量,表现了盲目自信;有的则把产品质量不好的原因统统归结到外部条件;或者认为造成产品质量不好的一些技术问题是根本没有办法解决的。因为存在这些片面思想,就妨碍了主观上对改善产品质量的努力。
部分厂矿部分产品质量不好是和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单纯追求产品数量,忽视产品质量的片面任务观点相关联的。这些同志只顾追求产品数量(当然保证完成计划是应该的),而忽视了其他计划指标和要求,把提高产量和改进产品质量对立起来,没有考虑到一个质量低劣的产品的经济效果和政治影响,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全面地完成国家计划。这就不能不降低了各该企业的工作总成绩。因为单纯追求数量,生产不合格的产品,就会给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害。
产品质量不好,也由于某些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还不健全。有些厂矿缺乏一定的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或者虽然有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但也不完全适合新的情况,应该加以及时补充修正而未补充修正;或者有了产品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却未很好贯彻;也有的厂矿缺乏健全的质量责任制,当发现某一种零件、部件或产品质量不好的时候找不到专人负责。特别是由于缺乏严格的原材料的技术检验、工艺过程中的技术监督和产品出厂的检验制度,竟至使那些有毛病的产品“带病”出厂。有的厂矿忽视对工人的教育,因而也发生某些工人违反操作纪律,造成返工报废,甚至造成严重事故。也有的企业对应该补充和可能补充的产品检验工具、量具、仪器等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充,对原材料和产品的物理性能分析不够,技术监督和化验机构没有建立或健全起来;有的企业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困难问题也没有大力组织专门研究,作出结论,有步骤地加以解决。这些,都是造成产品质量不好或不稳定的一些原因。
在工矿企业生产中,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具有极其重大的经济和政治的意义。一九三四年斯大林同志在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说:“要改良产品质量,停止出产不完备的物品,不顾情面地惩办一切违反或回避苏维埃政权关于出产优良和完备产品的法律的那些同志”。马林科夫同志在苏联最高苏维埃民族院一九五四年四月二十六日会议上的演说中也指出:“许多企业不遵守生产技术标准也是工业工作中的一个大缺点。这恰恰可以说明,为什么许多工厂生产的货物质量不好,不符合规格和消费者的需要。……各部必须更迅速地恢复违反了生产技术标准的企业的生产秩序,它们必须保证每一个企业只生产质量高的产品。”这些对于正在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我们,具有极其宝贵的教育意义。
使产品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是保证国家建设正常发展的必不可缺少的条件。因为如果是消费资料,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如果是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的好坏则直接影响到其他生产部门的生产和协作,影响到国家建设。因而一个质量低劣的产品就好像害流行症似的传染给别人,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甚至是长期的损害,这是不能容忍的现象。
改进产品质量,消灭不完备的产品,会对全体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相反的,如果废品率、次品率增大,这个企业的产品不是生产成本很高,利润减少,就是干脆积压在库房里。这无疑会妨碍企业和国家的积累,妨碍整个国民经济的进展。
国营厂矿必须不断改善自己产品的品质,不断地增加品种,大量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供应社会需要,才能加强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作用;相反的,任何一个国营工厂如果生产质量低劣的产品,它势必引起广大消费者和使用部门的不满,并由此可能使这些国营产品退出市场,从而缩小了社会主义的阵地,客观上帮助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当然是不利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
那么,我们应该采取那些有效的措施来改进产品的质量呢?
第一、必须继续深入地宣传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高职工们的觉悟,并从总结当前执行规定的产品质量指标入手,向职工进行具体的思想教育,把为改进产品质量的任务提到全体职工面前,向他们反复说明改进产品质量的政治、经济意义。要使大家认识:生产大量质量优良的产品,是职工们极其重大的光荣任务。企业的领导干部,应结合学习中共四中全会文件,批判那些糊涂观念,反对骄傲自满情绪,树立计划的全面观点,以保证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安全生产、供销平衡等条件下来提高产量,全面地均衡地完成国家计划。在全体职工政治觉悟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各地区各部门应该有领导地开展企业的经常性的改善产品质量的劳动竞赛,发扬群众的创造才能。企业行政领导人员和技术人员应经常深入车间,帮助解决技术问题,使群众的劳动热忱和科学知识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第二、必须建立和健全质量及其有关的责任制,从原材料的技术供应、技术操作到产品出厂,都应有严格的技术监督和技术检查制度。原材料技术供应的检验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从物质上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工艺操作过程的技术监督就在于能够及时纠正不合格和不完备的零件部分;出厂技术检验制度则是严格检查产品的质量规格,防止不完备的产品出厂的重要手段。企业中对质量改善有贡献的人员应该受到表扬和奖励;计件工资和超额生产也必须在保证产品合乎规定标准的前提下进行,而不是生产了坏货色也给予“奖励”。对那些严重违犯操作纪律,或大批出产不合格的产品的人员和部门,如果性质严重,应该分别情况给予应得的处分,以教育干部和群众,改进工作。此外,与此相关的是某些较大的企业或有条件的企业,应即加强检验机构,补充必要的检验工具和设备,加强实验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以便从技术上保证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第三、各工业部门对某些重要产品,一般的应积极地制定部颁标准(并由此过渡到国家标准),或适当地采用苏联标准,以保证产品、零件、部件的标准化。这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各工业部门应给予深切的注意。与此同时,应根据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先进工作者的经验,制定、修正、审订技术操作规程,并使职工群众充分地熟练地掌握这些规程和严格地遵守这些规程,坚决克服那些由于不遵守操作规程、不熟悉新的工艺程序所产生的工作缺点。对于那些负有生产新产品任务的部门,必须十分认真地加强产品的设计和试制工作。这项工作不仅是增加产品品种、满足社会需要、发挥企业潜在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而且是迅速地提高我国的工业技术水平,从根本上改进产品质量的一个极重要的环节。全体企业人员必须用高度热情和奋斗不懈的精神来迎接这项任务。
第四、加强对企业生产的检查督促,是克服领导上的官僚主义,推动企业前进,保证全面地完成国家计划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和步骤。各地党政机关必须继续加强对当地工业企业的检查和督促,特别对于那些产品质量有下降趋势的企业,以及生产那些质量低劣并业已流入市场或分配到使用部门的产品,应及时地组织专门的检查,做出结论,以取得经验教训。
在企业领导干部安排自己工作的时候,应该善于把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企业的经常工作完满地结合起来。这是建立和巩固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所必需的。那些“单打一”的作法是一种不健全的作法,应该逐步加以改进。我们的普遍口号是:努力为改善产品质量而斗争。企业的领导干部布置任何工作,都不应放松这一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胜利地完成国家所给予的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