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充满活力的办学体制——苏锡常职业教育见闻(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19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充满活力的办学体制
——苏锡常职业教育见闻(下)
新华社记者尹鸿祝本报记者毕全忠
记者在苏州、无锡、常州采访,一些职业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负责人都深有感触地表示,苏南地区以及江苏省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关键的一条是各级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与支持,形成了在政府统筹下实现企业、社会、行业广泛参与的办学体制。
政府统筹,首先体现在各级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直接举办骨干职业学校,同时又体现为政策扶持,鼓励各行各业和社会各界举办和投资职业教育,使政府行为在整个办学体制中起主导作用。经过十几年的实践,苏锡常三市如今已逐步建立起多渠道筹措职教投入体制,主要采取政府政策性投资、企业投资、社会集资贷款、引进外资、收取学费和实行毕业生有偿录用以及“产教结合”等多种形式筹措。苏锡常三市规定,把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职工工资总额的1%统筹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农村教育费附加可统筹一定比例用于覆盖本地区的职业中学。
政府统筹的力度也“统”到了与职业教育有关的政府部门和学校,“统”到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管理上。1981年创办,现有2700多名学生的苏州市常熟工业职业高级中学,先在市政府统筹协调下建立了办学咨询机构——由市计委、经委、劳动、人事、财政等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扩大的校务委员会,定期研究办学中的重大问题。之后,学校又成立了企业参与办学的管理机构——教育改革与发展委员会,由本市18名主体行业、骨干企业负责人组成,主要为学校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各项具体问题。
武进职业高中也是联合办学成功的一例。1982年,学校与市基建局联办,基建局除委派副校长和兼职教师外,还负责建造校舍,提供实习基地,分配毕业生。几年之内,学校打开了局面。学校建筑专业逐渐成为名牌专业,十年不衰。学校还与市水利局、城建局以及十几家工厂建立了长期的代培关系,工种由代培单位定,实行共同招生共同审核,经费由单位、学生家长、学校三方解决。
相互支持,相互获益。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如今越来越高,据苏州市统计,市区80%以上的职业技术学校由经济部门或自办、或与教育部门联办或参与办学。行业、企业参与管理的程度也越来越实。行业、企业与学校普遍建立起联合校务委员会等,由各支柱产业主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联合牵头,共同规划职业学校的发展目标,并在扩大基建规模、改善办学条件、促进产教结合方面承担义务。这种由行政方式促成的非契约式组织对于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职教,解决职教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促进职教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企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南地区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职业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1994年被列为全国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无锡威孚集团有限公司(即无锡油泵油嘴厂)“八五”期间销售收入平均每年以36%的速度递增,利税也以21%的速度递增。他们的体会之一就是依靠人才优势,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育,使企业拥有了一支训练有素的职工队伍。公司视教育投入为基础投入和生产投入,1995年教育经费投入146万元,占工资总额的3.5%。公司充分行使自主办学的权利,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并开展岗位达标培训工作。公司从1988年起变招工为招生,公司技工学校已先后培养出1590名毕业生,占到技工人数的60%,为企业更大规模的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奠定了人才基础。
在苏锡常地区,像无锡油泵油嘴厂这样通过加强企业职工教育而提高科技水平、产生高效益的企业已是数不胜数。许多厂长们称:“教育是工厂的第一道工序,教育部门是工厂的第一车间”。
由政府统筹,部门综合协调,建立起有效的管理体制,是苏、锡、常发展职教的又一基本经验。近些年来,政府统筹的工作主要放在协调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之间的关系上。以教育部门为主,统筹制订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政策,统一组织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和新生录取工作。而以劳动部门为主,统筹制订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统一考工,统一聘用,统一待遇。这就较好地处理了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统筹管理。苏州市劳动局做得更为出色,十多年来主动为教育部门发展职业教育开辟路径、开放绿灯。在谈到该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时,市教委负责人由衷地称赞劳动局的支持。
政府统筹力度的加强,也促进了部门、行业、乡镇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密切配合,把他们从办学的后台推到了前台。在宜兴市,由13所学校构成的市职教中心,在4000多万元的总投入中,政府的投入只占10%左右,其余则是10个主管部门、社会集资及学校自身的投入。苏、锡、常的地方领导认为,市场经济是有序经济,政府统筹工作中还必须加强对学校布局、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和调控,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常州市近几年先后撤并了一些规模小、无发展余地的职业学校,建立和充实了一些骨干职业技术学校,这些学校还发挥优势,向县区辐射,积极为乡镇企业培养急需人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