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欧中合作道路宽广——访欧共体前驻华大使杜侠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19
第7版(国际)
专栏:记者专访

  欧中合作道路宽广
——访欧共体前驻华大使杜侠都
本报驻法国记者杨汝生
不久前,欧共体前驻华大使杜侠都先生在此间接受了中国记者的采访,就欧盟的中国政策和欧中关系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杜侠都是欧共体首任驻华大使,1988年至1994年曾在中国工作,为发展欧中关系作出重要贡献。现在他虽已退休,但仍在一家公司任高级顾问,今年已几次前往中国,继续为增进欧中合作关系而努力。
杜侠都说,中国与欧盟在1975年5月建立正式关系,中国是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采取这一“大胆行动”的国家。自双方建立正式关系之后,欧洲同中国的政治和经贸合作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他接着指出,在处理台湾、西藏、人权及知识产权等一些重大问题上,欧共体同美国的政治态度有着明显的区别。后者恣意奉行“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无视中国人民的感情,欧洲的态度则比较谨慎,采取探讨协商的办法,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他说,美国允许李登辉访美,违背了《上海公报》的原则,助长了台独分子的气焰,给中国的和平统一制造障碍。“欧共体对台湾问题则很慎重,我在华任大使的6年内,从没有去过台湾。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我们希望它能顺利解决。”在谈到西藏问题时,他说,美国一直公开支持西藏分裂主义者,克林顿甚至在总统府会见达赖。而欧盟则十分注意达赖在欧洲的活动,不让它成为欧中关系的障碍。
杜侠都说,关于人权问题,欧洲的态度与美国也有不同,美国希望将自己的人权观念和社会制度强加给中国,并以人权为理由对中国进行贸易限制;而欧洲采取的是建设性方式,努力加强双方在司法方面的合作,帮助中国完善法律制度。在处理因知识产权而发生的纠纷上,欧洲从未采用美国的那种处理方式。
杜侠都在回顾欧共体与中国伙伴关系时说,欧洲与中国有广泛的合作基础,在和平利用核能、安全上都有必要加强交流。他希望双方将合作关系向前大大推进一步,使之发展成为协调的政治对话机制。杜侠都支持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他说,没有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参加的世界贸易组织将是不可想象的。
当谈到欧盟与中国今后的合作前景时,杜侠都说,双方合作的领域很多,尤其是在以下4个方面应当加强合作:一是农业和食品工业,中国是农业大国,欧洲在发展农业和食品保鲜、加工方面可以帮助中国;二是能源,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中国除了继续发展火力和水力发电外,已在着手开发核能,欧洲的核能发电技术很发达,可向中国提供技术和设备;三是交通运输,双方可在高速火车、大城市地铁和机场基础设施上加强合作;四是电信设备,在这方面欧洲也可以协助中国的发展。
这位前大使最后说,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他本人对中国的形势持乐观态度,他希望中国加强金融体制改革,更大胆地与国际接轨。他说,欧盟最近制定的发展同中国关系的长期政策是他任驻华大使后期提出的。他相信,欧盟与中国的合作道路会越来越宽广。(本报巴黎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