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对话比对抗好——中美知识产权谈判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20
第1版(要闻)
专栏:

  对话比对抗好
——中美知识产权谈判述评
本报记者龚雯
6月17日晚8时左右,参加中美知识产权磋商的双方代表相视而笑,握手言和,从而不仅避免了一场一触即发的贸易战,亦使长达10年的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取得了一个令人满意的阶段性结果。
本次谈判历时12天。6月6日至7日双方非正式磋商。10日至11日,美代表团赴广东了解了我国对保护知识产权所做的巨大努力。13日开始正式磋商,15日进入部长级会谈,由中方团长、外经贸部副部长石广生和美国代理贸易代表查伦·巴尔舍夫斯基共同主持。
双方争议焦点主要有四:1.关闭CD厂;2.延长特别执法期;3.海关加大边境执法;4.市场准入(即国际合作)。整个磋商过程艰辛复杂,气氛紧张凝重,谈判大厅所在的外经贸部门外几天来人头攒动。对于中方代表而言,这是一次精神、意志、知识和体力的全面较量,他们预想了最好的结果,也作出了最坏的打算。中方代表对文本中的每一个字都逐一推敲,据理力争。
经过5天坦率和建设性的会谈,中美双方最终达成一致,美方宣布取消拟对华采取的贸易报复,并承诺将中国从特殊301重点国家名单中去掉,中方亦同时宣布取消拟对美的贸易反报复。
回顾该轮磋商,国务院知识产权办公室一位负责人深有感触:“磋商之所以较为成功,除了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巧,最关键的是中方打了一场有准备之仗,中国切实全面地履行了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令挑剔的美国人也感到无可挑剔,这说明在对外贸易关系中,根本的还在于要先把国内的事情做好。”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而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侵权现象在当今世界普遍存在。自改革开放始,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签署了一系列有关国际协议,并在立法、执法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展。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实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美国惯于利用手中的这把利剑对别国施压,近年来更是对中国动辄挥舞贸易报复的大棒。10年中,中美就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四轮正规谈判(指签有协议的),大大小小的磋商共计60余次,最长的一轮达22个月。今年4月30日,美单方面宣布将中国列为特殊301重点国家,5月15日又开出了价值30亿美元的对华贸易报复清单。
参加了10年知识产权谈判的外经贸部条法司司长、法律专家张月姣女士说:“保护知识产权并非听命于美国,而是中国自身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实际上,无论中美之间是否达成协议,中国政府都将一如既往地严格执法,严厉打击侵权行为。”
磋商期间,记者们有一天注意到这样一幅图景:美国代理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女士穿着中式对襟丝缎上衣,而中方团长石广生则是标准的西服革履,当两人一起步入谈判会场时,人们不禁为他们在衣着上的“中西反串”而会心一笑。事实上,中美双方经济上互补性很强,两国经贸合作有很大潜力。贸易报复历来是一柄双刃剑,越是发达国家,对国际经济联系依存度越高。对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行制裁,也许可逞美方一时之快,但遭受更大损失的将是美方。此次谈判结果,不仅将为中美经贸关系的全面改善奠定基础,使中美企业界受益匪浅,对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也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而受到中外有识之士的由衷肯定。
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又一次证明,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只能通过平等协商,尊重事实,求同存异,加以解决。正如江泽民主席会见巴尔舍夫斯基时所言:“对话比对抗好,互利合作比制裁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