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中西部:加速农业产业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19
第10版(科技园地)
专栏:

  中西部:加速农业产业化
章力建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既能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又能整体推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发展战略,在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有了若干年的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农业产业化实质上是农业新技术的产业化。事实表明,这种方式不仅适合于发达地区,也同样适用于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
农业是中西部地区的基础产业,在缩小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发展差距的过程中,要首先发展农业,向贫困地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增强农户抵御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的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已初步形成了4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即支柱产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从贵州实际情况看,存在着比较现代化的工业和仍然相对落后的农业并存的局面,农户对市场的风险承受能力弱,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等。但贵州资源优势突出,野生植物3800多种,药用植物3700余种,野生动物资源1000余种,山地、丘陵占97%,可开发的非耕地为耕地的3倍多,有着较大的深加工、精加工增值能力,加上农村劳动力相对剩余等,近期内宜采用紧密型的“龙头企业带动型”和“支柱产业带动型”模式,加速农业产业化步伐。
我国中西部地区现已具备了农业产业化的各种条件。以贵州为例,“八五”期间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934项,开发新产品1718项,为产业化提供了基础。省政府已从今年起实施建立100个科技示范基地的“双百千万”星火工程,以培育10个区域性支柱产业,建成10个产值或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小巨人企业等。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要多层次、多成分、多形式地兴办龙头企业,特别是对那些开发名、特、优系列产品的企业、市场潜力大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高科技和外向型企业等,要给予特别支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