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为我国粮食战略调整探路开道种植业“三元结构工程”试点启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20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为我国粮食战略调整探路开道
种植业“三元结构工程”试点启动
本报郑州6月19日电记者蒋建科报道:收罢小麦,该种玉米了,可是河南省郾城县今年打破常规,改种了10万亩大豆,试种了150亩高蛋白玉米。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批科技人员正在农田里为农民进行技术指导。这是我国粮食生产进行战略性调整,实施“种植业三元结构”工程的科学试点。
“三元结构工程”是由著名农学家卢良恕院士、刘志澄、梅方权教授等经过10多年研究提出来的。近几年,由于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和水果、蔬菜等消费量的增加,我国人均直接消费口粮平均每年下降2—3公斤,与此同时,饲料用粮一直呈上升趋势。到1994年,饲料用量已占粮食的27%,按照这种趋势,到本世纪末,即使按再增加1亿人口计算,现在的全国口粮消费量就能满足那时口粮的消费需求,而新增产的粮食产量基本上都用做饲料粮。对此,专家们提出了将粮食分为“粮食和饲料粮”的观点,将传统的“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种植结构改为“粮食+饲料作物+经济作物”三元结构,大力推广种植高产、优质的饲料作物,发展畜牧业和加工业,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肉、蛋、奶、菜等产量,进一步改善人们的食物营养。畜牧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同时带动粮棉重点产区经济全面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这一建议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决定在全国南北各选一个县进行试点,由农业部牵头,由中国农科院农业宏观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梅方权教授和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李远铸研究员分别率领一个专家组,在河南省郾城县和湖南省望城县开展试点工作,为全国粮食战略调整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