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4阅读
  • 0回复

谈儿童影片“鸡毛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6-05
第3版()
专栏:

谈儿童影片“鸡毛信”
袁鹰
原著:华山 编剧:张骏祥 导演:石挥
中央电影局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
抗日战争的血痕,在我们的记忆里,已经被祖国日新月异的景象所冲淡了。当我们有时偶然地哼起了“我们都是神枪手”、“我们在太行山上”的歌词的时候,当我们在报纸上读到当年抗日根据地的现在的情况或是和老战友谈起往事的时候,才会重新回忆起那一长串艰苦斗争的岁月。而在十二、三岁的少年儿童以至于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也许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反扫荡”,什么叫“坚壁”,什么叫“地道战”;他们也不知道什么叫“三光政策”,甚至根本就没见过日本侵略军队。幸福的年青一代啊,从你们懂得事情起,就生活在阳光普照、鲜花盛开的日子里了。
青少年们热爱祖国,热爱新的生活,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可是,他们却是如此单纯,不知道为了建立新的生活,多少革命者曾经怎样地忘我斗争,流血流汗,甚至献出生命;在这里面,也有着青年和少年们的血和汗。
正是在这个现实意义上,“鸡毛信”对青年和少年们来说,是一部特别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
影片把我们带回到十多年前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个村子里,让我们看见了斗争的面貌。在这里,影片描写了一个抗日小英雄——海娃,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这个十二岁的孩子,手里拿的不是书本,不是皮球,而是红缨枪。他站在“消息树”下,担负着监视平川地里敌人行动的重要任务,正是在这些小战士们的警戒下,老乡们才能抢种抢收。在抗日战争时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各个解放区里,有着成千上万的和海娃一样的儿童团员,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亲切关怀和教导下,积极热情地参加革命斗争。战争生活把他们锻炼成为一个个勇敢机智、不怕困难、刻苦耐劳的小战士,使他们大踏步地成长为人民军队的战士、乡和村的干部、和各种生产建设战线上的能手。
海娃正是千万个在解放区长大的孩子们的一个,他集中了这一类孩子们的各种优良的品质。作者把海娃安放在到三王村指挥部给张连长送一封信这样的紧要任务中,从各个细节的描写上刻划这个孩子的可爱的性格。海娃是个孩子,又是个顽强好动的孩子,他不可能没有这一类型的孩子们的特点:粗心大意,慌手慌脚。但他究竟是在解放区长大的孩子,是个儿童团长;他爱家乡,痛恨鬼子,他胆子大,心思巧,有把握把信送到。
影片对海娃的性格(特别是主要的、本质的、典型的性格)的描写是比较真实和生动的。当人们看见海娃临出发时冒冒失失地把小军帽都忘了摘掉,也许想这孩子准会误事。可是你看吧,碰上鬼子的时候,他是那么巧妙地保护了鸡毛信,保护了自己;他被迫跟着鬼子走的时候,一路上不断和敌人斗智,胆大心细,不露丝毫破绽;敌人要拖老绵羊去杀,他想到那封绑在羊屁股上的鸡毛信,一面急得脸上直冒汗,一面想个主意:“老羊肉又老又膻,可有啥吃头啊!”虽然失去了心疼的小羊羔,却保护了鸡毛信;晚上,疲倦了,连眼皮都张不开,可是想到那封信,他又一骨碌站起来,冒着险溜出去;不管碰到什么困难(例如被敌人逮住,被敌人拴在屋里,逃走了为了找信又被敌人赶上,等等),他没有哭,也没有想“算了吧,不管那封信了”,他总是想他自己做得到的办法,也确实想出了办法,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甚至在最后爬山时被敌人发现,受了伤,他也忍住痛往上爬,直到亲手把鸡毛信交给张连长。
通过这些生动的、细致的镜头,“鸡毛信”让少年观众亲眼看到他们的前辈人为了保卫家乡、保卫祖国,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曾经怎样地艰苦战斗;使他们深切地懂得了今天的幸福不是睡一觉就得来的,巩固和发展这个幸福的日子,还需要千百倍艰苦的劳动。“鸡毛信”也使少年观众逐步地认识了海娃,并且深深地爱上他,从这个小英雄的身上,学习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在任何时候都对革命事业负责、不怕任何困难、并且想一切办法来克服困难的优秀品质。这是“鸡毛信”最大的成功的地方。
“鸡毛信”是作为我们还不多的儿童故事片之一来到观众面前的。不难看出:编制者是在努力摸索着儿童影片的特点,掌握儿童影片的规律。例如:影片的故事单纯,情节按着一根直线发展。而且紧紧地衔接,绝不拖泥带水。这种清楚和朴素的风格,正是儿童影片所需要的。影片跟着情节的发展,也运用了讲故事口吻的旁白,这是个有益的尝试。在一些重要的关节上,旁白可以帮助小观众们更清楚些。例如当黑狗们拿枪逼住海娃赶着羊跟他们走的时候,小海娃不怕枪,可是他看看老绵羊,想了一想,就跟着走了。旁白就告诉观众:
为了鸡毛信,海娃只好跟敌人去了,可是
小海娃他不怕,下了决心,只要一有机会摘下
信就逃。
又如当海娃好容易逃出虎口,准备翻过山送信去,却发现了信早丢了的时候,旁白就及时地向小观众们批评了海娃:
……看你怎么完成任务?海娃呀,你误了
大事啦!粗心大意,慌手慌脚,爸爸说过你多
少回,看你以后改不改。海娃真恨不得打自己
一顿……。
儿童影片,需要考虑到幼年观众的年龄特征,如发育程度和兴趣、感受力的特点,创造性地运用一些有趣的、符合儿童习惯的艺术方法,帮助儿童更有效地看懂电影。“鸡毛信”在这方面,比起我们已有的儿童故事片,前进了一大步。导演石挥和演员蔡元元,在真实地表现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的生活斗争和创造人物形象上,作了相当大的努力,这种努力的效果是明显的:我们从电影里,能够得到一种亲切的、真实的生活感。蔡元元的演技,证明他是个懂得如何掌握和表现人物性格的有前途的小演员。
但是,影片没有从更广阔的生活场景里来表现海娃的性格的各个方面,从而使描写更充分,这不能不说是个缺点。这个缺陷在小说里就存在,影片没有补足它。影片也有一些孩子们帮助大人修建房屋、打谷等场面,但那只是浮光掠影,一瞬即逝的。海娃的家庭生活、学习生活和其他的社会生活,我们全不知道。例如:他的儿童团里是怎样的一些孩子?海娃的家里还有些什么人(我们只知道他有个民兵中队长的爸爸)?海娃和他的儿童团和全村的生活有着怎样密切的联系?这些在影片里都不够充分。广阔的生活场景的描写,和保持故事的单纯并不是相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它可以帮助观众更清楚地看到那个时代的影子,更真实地看到那些人物的活动。事实上,也并不需要什么骈枝杂叶,剧作者和导演对生活的熟悉和巧妙的艺术手法可以完成它。在这点上,苏联的许多优秀的儿童影片(如“红领巾”、“小司令”、“雾海孤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跟着这个缺点而来的,是影片里几个正面的成年人(爸爸、张连长等)被刻划得不够有力,不够生动。他们在影片里戏虽不多,但他们却是重要的人物,正是他们,时时刻刻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海娃们。可是,由于对现实的面貌描写得还不够丰富,在影片里,我们只看到一些模糊的面影。
就总的倾向看,“鸡毛信”是一部好影片。从
“鸡毛信”和其他的儿童影片这几天在各电影院被热烈欢迎的情景看,我们还需要更多的适合广大少年儿童需要的儿童影片。我们有不少剧作家正投入儿童生活,去观察、体会新中国儿童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准备编写描写新的儿童生活和品质的电影剧本。这是十分可喜的消息。儿童电影的题材,还可以更广泛些,我们要引导儿童走向更广阔的精神世界。要通过各种人物形象,各种题材,运用各种样式,从各个角度上教育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培养他们成为健壮、活泼、勇敢、诚实的社会主义新人。“鸡毛信”在把儿童文学作品改编为儿童电影的工作上,是个成功的例子。它忠实于原著,在某些情节描写上,更丰富了它。那么,还有不少比较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例如:“罗文应的故事”、“鲁迅和他少年时候的朋友”、“杨司令的少先队”、“果园姐妹”等等,我们的剧作家们也可以考虑改编的,例如“小燕子万里飞行记”,岂不是很好的动画片题材么?(附图片)
海娃的爸爸老赵派他给八路军张连长送一封信,上面插着鸡毛,这是很重要的军事情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