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搞好国有企业的成功之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20
第9版(理论)
专栏:坚定信心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搞好国有企业的成功之路
赵禄祥
邯钢是国有大型冶金企业。1991年,在冶金行业面临原材料涨价,成本上升,企业效益普遍下降的情况下,邯钢主动面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深化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创造了以“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为核心的管理经验,其基本内涵就是对邯钢管辖的所有分厂或车间,均以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先进水平和本单位历史最高水平为依据,对组成成本的各项指标逐项进行比较,找出潜在的效益,将原材料和出厂产品以市场价为核算参数,进而核定出产品的内部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层层分解落实,实行成本否决。5年来,邯钢在外部能源、原材料、运输费用大幅度涨价,钢材市场销售不畅的困难条件下,可比产品成本大幅度下降。1991年到1995年,邯钢产品销售收入由12.7亿元增加到50亿元,钢产量由116万吨增加到220万吨,实现利税由2.1亿元提高到11.5亿元。邯钢的实践表明,国有企业是完全可以搞好的。邯钢经验正是办好国有企业的成功之路。
经济体制转变的成功实践
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转变经济体制,就要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面对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市场竞争的严峻考验,是像过去一样等、靠、要,眼睛向上,还是认真面向市场,眼睛向内,这是摆在国有企业领导者面前的两种不同的选择。邯钢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质上就是经营机制由服从计划向面向市场转换,这无疑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的挑战。
转变经济体制,就要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过去,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像一堵无形的墙,隔断了邯钢所属各分厂或车间与市场之间的联系,他们只管生产,不接触市场。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邯钢总厂被市场风浪冲得难以招架,但各分厂或车间及职工都感受不到,压力不大,因为企业内部经营核算和市场严重脱节。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后,邯钢改变了“低进低出”的内部价格核算体系,拆掉了各分厂或车间与市场之间隔绝的墙,以市场接受的实际价格来倒算逐道工序的目标成本,然后层层分解落实,直到每一个职工。这样,企业上上下下都与市场信号联系起来,都感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形成了全员参加市场竞争的局面,发挥了市场机制对厂内生产资料、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作用。
转变经济体制,就要按价值规律办事。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一个基本规律。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使自己生产产品的劳动消耗低于生产同样产品的社会平均劳动消耗。生产的产品劳动消耗少,低于社会平均劳动消耗,按社会价值出售,盈利就多;反之,盈利就少,甚至亏损。邯钢科学合理地确定目标成本,实行成本否决,以保证企业产品成本低于社会平均成本,正是按价值规律办事的生动体现。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成功实践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主要靠增加投入、上新项目,偏重追求规模、数量和发展速度,忽视提高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生产力发展方式和状态,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走出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发展路子。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突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邯钢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要求精确计算投入产出,最大限度地节约单位产品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从优质、低耗、多品种、高效率的综合考核中,寻求企业效益的最佳化。这对于那种单纯追求产出,不计投入,忽视成本的粗放经营来说,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它要求对企业的各种物流,包括产品、原料、能源等由实物量管理转向价值量管理,重视资本运营;企业的经营目标,由过去片面追求产量、规模转向追求效益;企业的决策重心,由过去的生产转向市场营销;企业由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效益为中心。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抓住提高经济效益的“牛鼻子”,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一个综合指标。现在不少国有企业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物耗大、浪费大、成本上升,已成为制约经济效益提高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邯钢以强化分级核算为手段,充分挖掘各个环节的潜力,把降低成本作为突破口,加强企业管理,推动技术进步,改进工艺操作,健全规章制度,促进企业发展,取得了投入少、产出多的效果。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技术改造是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重要途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归根结底,要靠科技进步。邯钢近几年来所以能不断降低成本,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技术进步;而邯钢的技术进步是紧紧围绕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进行的。一方面围绕制约生产能力的主要方面进行配套改造,使企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在全行业第一个实现全连铸。通过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邯钢的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到100%,钢材双标率由60%提高到96%,产品结构进一步适应市场需要,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成功实践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政企分开,保证企业经营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同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是统一的,不矛盾的。因为,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工人阶级在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永远不能变。这是根本的政治原则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离开工人阶级主人翁作用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企业和现代化工业是办不好的。
邯钢始终重视依靠职工办企业,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在成本管理中,他们依靠广大职工实行全员成本管理,通过分解目标成本,把成本指标层层分解到各分厂、车间、科室、班组和个人,把国有资产和生产资料的使用、经营、管理具体落实到每个职工,使职工有家可当,有财可理。邯钢还通过联产计酬的方法,把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使职工有责可负,有利可得。这样,既赋予职工经济上当家作主的权利,又让职工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使广大职工与企业结成一种责、权、利相统一的共同体。
依靠职工办企业,就要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邯钢将职工个人的经济利益与企业的经济利益联系起来,按成本指标完成情况核算奖金,奖罚分明。他们在分配上的基本作法:一是将占工资奖金总额40%以上的资金,按贡献大小发给。邯钢设立了模拟市场核算效益奖,按年度成本降低总额的5—10%和超创目标利润的3—5%提取。二是每月发放给各单位的奖金、岗位工资等,都根据贡献大小等拉开差距。三是加大奖金在职工收入中的比例。在职工收入中,工资占50—60%,奖金占40—50%。职工获得的奖金是按成本完成情况算出来的,拉开了档次,克服了平均主义。分配上的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依靠职工办企业,就要加强民主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邯钢在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过程中,广泛开展民主管理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制定分解模拟市场核算指标和实施成本否决方案时,他们先后召开职代会、工厂管理委员会,反复征求职工对改革方案的意见;深入开展“怎样当家、如何理财”的群众性思想教育,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还着力塑造团结奋进的邯钢精神,充分发挥其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