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从“蓝岛”买来百叶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6-06-20
第10版(经济生活·财贸)
专栏:经济茶座

  从“蓝岛”买来百叶窗
阿雯
今夏早热,办公室又是“西晒”,酷暑难当,决定添置百叶窗遮蔽烈日。
6月5日下午,我和同事慕名来到北京蓝岛大厦地下商场。不知为什么,营业员显得很不耐烦,我们陪着小心说明来意,并请求看看样品,不料营业员指着一大堆货物说只有原包装的没有样品。无奈购窗心切,我们只好从中拿出一件包装得严严实实的“新丽”牌塑铝百叶窗(标价110元),并问:“质量不会有问题吧?”这下营业员倒挺爽快:“绝对不会!”“有没有别的颜色?”“没有。”“你们有负责安装的吗?”“我这儿只管卖!”
回到单位拆开包装,一看傻了眼:窗帘上梁已出现了明显的裂痕。安装时又发现,用于开闭窗帘的旋转棒一端已经脱落。上梁两边的上封盒根本固定不住,一碰就掉。设计也不合理,上梁的三个托架不是均匀分布而是偏于一侧,窗帘悬挂起来则一头高,一头低。查看说明书,知该产品系厦门新丽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所造,号称“高级豪华型”,其“特点及优点”是“表面光洁,经久耐用,操作灵活简便”云云。
如今,这扇百叶窗已“凑合着”使用数日,只是大家轻易不敢碰它,怕一不留意又出什么问题。为此,笔者一直歉疚不已,回想此事,不免有些感触:
其一,依照有关规定,消费者不论买哪种商品,商场都应该为其提供样品作为选择参考,可我们在“蓝岛”并未享受到这份权益;其二,假如商品都是“原包装”进来又“原包装”卖出,连销售者都不清楚里面的东西究竟怎样,那么商场凭借什么去验证进货质量?所谓的“打假”、“把关”又从何谈起?其三,我们姑且认为这家“新丽”公司产品质量尚可,但即便是万分之一的不合格品,对于消费者却是百分之百的吃亏上当。
话题再扯回“蓝岛”。近两年,这座大厦在激烈的商战中表现不俗,人缘不错,生意日渐红火。然而有了实力有了名,在服务质量上要更上层楼。现在商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挑选余地也越来越大,对于商家来说,无论规模大小、档次高低,得到“上帝”的喜爱和信任并非容易,失而复得则更难。但愿“百叶窗”之类的不快仅仅是“蓝岛”的一个小小的疏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